如何培育幼螺?

16.如何培育幼螺?

人工养殖田螺的亲螺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但最好是自己到沟渠、鱼塘、河流里捕捞,这样,不仅节约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亲螺质量。挑选螺色青淡、壳薄肉多、个体大、外形圆、螺壳无破损靥片完整者为亲螺。田螺为雌雄异体,一般雌性大而圆,雄性小而长。田螺群体雌螺占75%~80%,雄螺仅占20%~25%。每年的4~5月和9~10月是田螺的两次生殖旺季。

幼螺孵出后,通常藏在松软的泥土里两天后才陆续爬到土表活动,此时应把幼螺转移到幼螺饲养箱内饲养。刚孵化出的幼螺壳特别薄,体质娇嫩,在转移幼螺的过程中,不能用手抓捏或用夹子夹取,只能用菜叶或湿布盖在土表,上面撒些诱饵,诱集幼螺爬到菜叶或湿布上再把它们一起转移到幼螺饲养箱内,以免碰伤幼螺。幼螺生长特别快,饲料要求新鲜多汁,富含营养,2~3天更换一次食物种类。可以多投喂一些鲜嫩多汁的瓜果、菜叶,辅以部分麦面、米糠、米粉、钙粉或鸡蛋壳粉等精料,有条件的还可在菜叶上面洒些牛奶,如果适当投喂一些干酵母粉,将对幼螺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幼螺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面积投放幼螺2000~3000只为宜。

幼螺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所以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之间,昼夜温差不得超过5℃,原则上要求室内湿度在70%~80%。在实际饲养中,室内湿度很难保持这一要求,故应在饲养箱内外的湿度上下工夫。土壤底部的含水量以30%~40%为宜,昼夜湿度差不得超过10%,湿度忽高忽低,易引起幼螺死亡,空气或养殖土过干或过湿,都对幼螺生长不利,过湿易孳生病菌和昆虫,饲养土易霉烂,引起幼螺受病菌侵害而大量死亡,过干则会使螺体失去水分,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在早春和入冬季节,应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天热时应每天多喷洒几次水,最好用喷雾器喷洒,不能把水直接喷洒在幼螺上,否则易导致幼螺死亡。喷过水后,箱上盖好湿布,保持养殖土湿润。所用的水如果是城市自来水,需放在太阳下暴晒2~3天去除余氯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