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殖成螺?

17.如何养殖成螺?

成螺可以在各种水域中养殖。人工养殖田螺,必须根据实际灵活掌握种螺的投放密度。一般情况下,在专门单一养成螺的池内,密度可以适当大一些,每平方米放养种螺150~200个,而在自然水域内放养,由于饵料因素,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种螺即可。

田螺的食性很杂,除由其自行摄食天然饵料外,还应当适当投喂一些青菜、豆饼、米糠、番茄、土豆、蚯蚓、昆虫、鱼虾残体以及其他动物内脏、畜禽下脚料等。各种饵料均要求新鲜不变质,富有养分。田螺摄食时,因靠其舌舔食,故投喂时,应先将固体饵料泡软,把鱼杂、动物内脏、屠宰下脚料及青菜等剁碎,最好经过煮熟成糜状物后,再用米糠或豆饼、麦麸充分搅拌均匀后分散投喂(即拌糊撒投)。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一般在上午8~9时为宜,日投饵量为螺体重的1%~3%,并视其食量而适量调整。对于一些较肥沃的鱼螺混养池则可不投或少投饵料,让其摄食水体中的天然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如果发现田螺靥片收缩后肉溢出,说明田螺明显缺钙,此时应在饵料中添加虾皮糠、鱼粉、贝壳粉等;如果靥片陷入壳内,则为饵料不足饥饿所致,应及时增加投饵量,以免影响生长和繁殖。

人工养殖田螺最重要的是要管好水质、水温,视天气变化调节控制好水位,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氧量,这是因为田螺对水中溶氧很敏感。如果水中溶氧量在3.5毫克/升以下,田螺摄食量明显减少;当水中溶解氧降到1.5毫克/升以下时,田螺就会死亡;当水中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时,田螺生活良好。在夏秋摄食旺盛且又是气温较高的季节,应提前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以利遮阴避暑,还要采用活水灌溉即形成半流水或微流水式养殖,以降低水温、增加溶氧。此外,凡含有强铁、强硫质的水源,绝对不能使用;受化肥、农药污染的水或工业废水要严禁进入池内;鱼药五氯酚钠对田螺的致毒性极强,应禁止使用。一旦发现池水受污染,要立即排干池水,用清新的水换掉池内的污水。

田螺有外逃的习性,因此在平时要加强螺池的巡视,经常检查堤围、池底和进、出水口的栅闸网,发现裂缝、漏洞,及时修补、堵塞,防止漏水和田螺逃逸。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鸟、鼠等天敌伤害田螺;田螺养殖池中不要混养青、鲤、鲈等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避免田螺被吞食;越冬种螺上面要盖层稻草以保温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