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饲养黄粉虫幼虫?
黄粉虫幼虫饲养是指黄粉虫从孵化出幼虫至幼虫化为蛹这个生长阶段。在卵孵化前先进行筛卵,以取得相对纯净的卵,筛卵时首先用筛网将箱中的饲料及其他碎屑筛下,然后连同卵纸一起放进孵化箱中进行孵化。要注意所有的卵纸不能堆放在一起,否则会使小幼虫死亡,要将卵纸分层堆放,层间用几根小木条隔开,以保持良好的通风,在卵纸上盖一层青菜叶,以保持适合的湿度。这样虫卵在孵化箱中,室温保持25℃左右时,经3~5天可孵出幼虫。将孵出的幼虫从卵纸上取下移到饲养箱里喂养,箱里放一层经过消毒的2~3毫米厚的麦麸供其采食。在3龄前不需要添加混合饲料,但要经常放菜叶,让幼虫在菜叶底下栖息取食。
当箱中饲料吃完后,进行过筛,筛出虫粪,幼虫仍放回箱内饲养,并添加3倍于虫体重的混合饲料,可以麦麸为主。饲养实践表明,一般投喂2.5千克麦麸可收面包虫1千克。虫体长至4~6龄时,可采收来喂养黄鳝。用来留种的幼虫则继续饲养,到6龄时因幼虫群体体积增大,应进行分群饲养,幼虫继续蜕皮长大。幼虫经10天左右喂养后第一次蜕皮,共要蜕6次皮左右,方才成为老龄幼虫。幼虫在15日龄前的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因此不宜喂青料,但为了使虫体得到应有水分,要在饲料上加喷轻度水分,15~20日龄后可投喂青料,如嫩菜叶、水果等。随着幼虫的生长,由于各虫体因生长速度不同而导致个体大小不整齐时,为了防止相互残杀,此时要大小分群饲养,可用不同目孔的网筛分离幼虫大小。幼虫在饲养箱中的厚度以1.2厘米为宜,不能超过1.8厘米,以免发热。参考密度为5~8千克/米3。冬季虫子的密度可以适当增加10%左右,而夏季虫子的密度相应减少10%左右。夏天气温高,幼虫生长旺盛,虫体内需要有足够的水分,故必须多加含水分多的青食料,有时还要通风降温,冬季必须减少青饲料。应注意的是,同龄的幼虫应在一起饲养,以方便投食,比如旺盛期的幼虫需补充营养物质,老幼虫则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