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陆续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强调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1999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也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及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高校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指导下,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具体安排、要求下,全国高校开展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践与创新。在学界,学者、专家也展开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主张与策略方法。

河北省高校与全国其他高校一样,也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为了总结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实现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课题组申报获批了教育改革与发展资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大委托课题——“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本书就是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书命名为《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突出了实践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突出实践性。该书既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原则、教学创新的内容等进行理论阐释,对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更突出实践性,提出了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以及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对策与建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每章还附有案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第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注重实证研究。本书不是泛泛而论,而是强调实证分析。本书研究人员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现状、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河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基于相关统计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从调查问卷和统计资料的分析中发现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文件要求和理论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对策与建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问题导向,针对性强。本书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而是将重心放在问题的解决上,主要针对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第四,视野较广。本书既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的创新;既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也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还研究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多方面的参考。

我们期待本书的出版能为高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方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范树成

2020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