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文化育人
高校校史文化是高校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的综合凝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河北有一批建校历史悠久和有光荣办学传统的大学,有一大批优秀的校友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史文化,为通过校史文化育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传承校训精神的深刻内涵育人。校训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着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如已经建校100余年的河北工业大学,注重从校史、校训中汲取宝贵教育资源,重视以工学并举的特色和“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传承,把学习校史、参观校史馆作为新生入学教育、教师培训及党员培训的第一堂课,把魏元光班、潘承孝班作为工大学子追求梦想的殿堂,把校史馆、学熙园文化广场、工学楼、北辰文化长廊作为继承“勤慎公忠”校训精神的生动实践。多年来,河北工业大学校训“勤慎公忠”一脉传承,成为一代代师生“求知、树德、立业、报国”的思想根基。
2.挖掘校本品牌文化的精髓育人。一个学校在办学历史上形成的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文化,是校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如河北农业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走出一条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河北农业大学在三个校区建设“太行山道路”暨校史展览馆、碑廊、文化园,建立一批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校外教育基地,加强对“太行山道路”实践和“太行山精神”内涵的研究,整理出版《农大史话》《农大印记》,开通微信公众号“农大老故事”,充分发挥校史文化育人功能,让“太行山精神”融入师生血脉和灵魂。30多年过去了,“太行山道路”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太行山精神”被一代代“农大人”传承,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时代思想与情愫。
3.发挥优秀校友的引领作用育人。深入挖掘优秀校友故事、先进事迹以及重要的校史事件,用优秀校友的事迹引领学生成长,也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如拥有118年办学历史的河北师范大学,名师荟萃,桃李芬芳,老一辈革命家邓颖超是学校的著名校友。“要我选择职业,我还是选择当老师。”1986年,时年82岁的邓颖超在参加母校校庆80周年纪念大会时曾这样深情地说,并将手中的鲜花献给自己的母校。多年来,河北师大学子在邓颖超精神的指引下,始终坚定教育情怀,毕业后奔赴基层教育岗位贡献力量。学校成立了邓颖超研究会,每年组织向邓颖超雕像敬献花篮暨宣誓仪式,开展邓颖超班级评选,使邓颖超精神成为学校优良校风学风创建的重要指引。
传承校训精神、挖掘校本品牌文化、发挥优秀校友的引领作用,是高校坚持对校史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守望,可以激活学校文化传承创新,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血脉,传递校史育人力量。河北高校的这些做法为高校校史文化育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河北高校要创新校史文化育人,要注重校史文化的挖掘,组织专家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学校历史文化,积极发挥著名校史人物及校史事件的精神感召力和文化影响力,注重用校史文化去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用校训精神文化去影响广大学生,让广大青年学子自觉传承历史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