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水平
2025年09月10日
(二)创新能力水平
当前,教学创新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每一个教师教学的自觉要求。教学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思维(意识)、相关知识或素养、创新实践等多重因素构成。国外在对创新能力中的知识与技能要素的研究中,潘蒂克(Pantic)和瓦伯斯(Wubbels)提出教师的学习能力和教育能力是影响教师教学创新表现的重要因素。同时,麦里恩博尔(Jeroen van Merrienboer)等人在分析信息化社会中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时指出,现代社会,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其知识创新和教学创新活动。广博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教师挣脱本学科固有的思维樊篱。教师的创新能力还表现为敏锐的教学反应,这有助于教师抓住课堂生成性资源即兴创造。另外,教师创新必须具备研究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开拓个人思维,还能有助于教师将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变为现实,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社会交往能力对教师教学创新表现有显著正向作用,广泛交流有助于教师形成多元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实现教学创新。勇于并敢于进行尝试的教师会提出更多的教学创新想法,并应用到教学中。因此,鼓励教师进行团队合作、主动分享知识,大胆尝试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表现。每个正常人都有创新能力,个体的创新能力只有程度差别,没有类型和本质的不同,它可以通过培养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