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师资队伍建设,多项制度的制定、多项举措的落实,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足发展。
2013年6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该文件是继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后,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培养的专门文件。该文件以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中心,从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培养,打造一支包括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学一线骨干教师在内的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该计划针对当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需求、整体素质亟待提升的问题,提出通过:1.高校党委书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务评聘等方面优先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把政治立场作为教师聘用的首要标准。3.严格按照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4.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将培训、挂职、实践锻炼等形式结合培养骨干人才。5.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岗位。6.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等措施,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高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2017年2月,为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专门就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规定,强调通过多举措,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2017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教育部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目的,顶层设计、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资攻坚战略。在继续从完善专职教师评价体系、思政课教师职务评聘标准、专兼职队伍建设等方面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外,进一步着力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支持计划,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提供可靠保障。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于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这是一次巨大的盛会,也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不仅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开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远意义,更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点。他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