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双向互动,提升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三)注重双向互动,提升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信息互动、及时反馈、一对一及时沟通的便利,消解了原来课堂、办公室、授课时间等时空的约束。双向互动既是适应新媒体发展特征的需要,也是确保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1.充分利用一致的经验范围。师生由于生活背景、社会地位、知识储备的差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致的经验范围较少,而新媒体的信息交互性和开放性极大地扩大了师生经验范围的重叠面。比如社交媒体中公开的照片、心情、遭遇;社会热点新闻的评论和舆论导向;热门综艺和电视剧的追捧和热评……识别并整合一致的经验范围,扩大社交媒体中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更好地建立信任关系,利用“两微一端”引导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思维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网络沟通长期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谈心谈话和主题班会都不能一次解决问题,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达到最终目的。尽管碎片化的接收方式会影响效果,但新媒体的便捷性也为这一系统工作提供了便利。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点,集聚学生粉丝,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另一方面,师生可以在长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活动中同向沟通。师生利用微博、微信、QQ、互动社区等可以建立长久的联系,能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特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坚持平等互动。新媒体的平等性呼吁师生在交流过程的平等,新媒体环境下师生拥有了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这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引导和自我服务。做到平等互动首先要把学生视为平等沟通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其次教师要在互动中因势利导、及时疏导和有效诱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转变;最后,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学生关注点为辐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