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八个统一”原则

(一)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八个统一”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既要遵从一般课程教学的规律,又要遵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做到“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统一”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反映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是思政课的根本要求;“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反映了思政课的基本目标,是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运用,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思政课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具体运用,反映了党和国家的统一意志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反映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及其关系,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合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积极性的教学要求;“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要求;“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反映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关系,体现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同发掘其他课程与教育方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结合的要求。[2]“八个统一”是对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对思政课的重大问题和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刻回答,是对思政课教学中困惑和争议的明确答复,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教学把准了脉、指明了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遵循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