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实践载体

(六)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实践载体

在实践育人中,除了运用传统的实践形式外,还要注重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点及其变化,根据学生的需要,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实践载体,使实践形式丰富多彩、载体丰富多样,使实践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

学校和教育者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将中国梦的生动实践融入学校实践体系中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形式。第一,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学习相结合,军事训练项目多样化、实用化,使学生乐于参加。第二,注重教学实践的改革,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同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三,建立实践基地,依托实践基地开展活动。建立产教研学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基地,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挖掘河北省平山、保定、井陉等革命老区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社区联系建立志愿服务基地等,保障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要处理好生产性实践和非生产性实践的关系、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的关系、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关系,在保证实践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确保实践的具体效果,防止只重形式而忽视效果。第四,开展“中国梦、小康行”“小康中国、美丽河北”等寒暑假主题实践,鼓励学生利用每年寒暑假通过深入家乡调研走访,形成文字调查报告,通过实地调研和年度对比,真正体验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成果,并及时将实践成果深化为理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