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相较于上海、重庆等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而言,河北省高校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差距,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为:
1.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缺少正确的研判。阿尔温·托夫勒提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当今意识形态的斗争以更隐蔽的形式在网络上进行,新媒体作为伴随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有效工具,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新媒体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生存特征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契合;新媒体传播特点与大学生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相契合;新媒体阅众分项、突出自我的特征和大学生精英意识与突出个性相契合。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然选择。很多高校并未真正掌握新媒体的工具价值,对新媒体的认识停留在便捷工具的层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将新媒体的效用完全发挥。
2.缺乏新媒体平台建设的统筹规划。多数高校在新媒体利用和开发上,都以“两微一端”为载体,微博、微信存在内容重复、交叉杂乱等现象,即使建设了专门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也缺少原创性内容,多数是内容的迁移和转载,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用“易班”平台的高校,很多也是将微信、微博的内容和“易班”进行合并,各种平台都在建设和开发,但是缺少统筹的规划和侧重,学生在使用平台时也存在着完成任务、点到为止的现象,并未能真正发挥实际效用。
3.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应用存在时间差。当前,新媒体平台发展快速,各类视频网站、直播平台均以夸张、吸睛、简短、搞趣为特点,快速成了更多学生关注的焦点,知识性和实用性的微信公众号也能获得大部分学生的关注。新媒体在高校的应用却不是即时的,存在相对滞后性,不能及时跟进学生的关注焦点,这也使得高校在新媒体运用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为了促进新媒体的应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注重定量评价和单一评价,以数量和浏览转发数作为评价标准,侧重参与主体的工作展示和外在表现,缺少质性评价、效果评价和接受主体的评价。不科学的评价体系会使价值导向出现偏差,间接制约着高校新媒体的开发和利用效果,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