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河北省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形式也在创新和多样化;各种机制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学生的参与度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但是,当前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缺乏统筹规划、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多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为微博、微信公众号、学校官网和“易班”建设、学习强国APP等,这些平台的内容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现象,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职责区分,也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往往同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学习研讨内容展现在不同的平台上,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利于集中的、统一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有的高校专门成立了新媒体中心,比如石家庄学院等,安排专门的老师和学生专门负责思想宣传和价值引领的内容,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尚缺乏统筹规划。有的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宣传工作同步进行,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力不足。

2.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不足。新媒体作为新的载体承担着将信息技术与各项任务结合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融合中,缺乏优势资源整合,使得技术、人力、内容和设备等未得到优化组合,呈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粗糙、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尽管慕课、网课等形式丰富了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呈现形式,但课程的传播度、接受度很难得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上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而非真正‘融合’。”[4]新媒体仅仅作为技术手段存在,并未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起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缺乏专业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或是由主抓团学工作的团委书记、党支部副书记兼任,或是由学院辅导员或者教师担任,人员结构组成较为单一,缺乏技术人员的指导,无法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成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成员的流动性较强,缺乏长期的、专业的队伍。多数高校依托学生会,以学生会的某些部门为主力,成员缺乏系统的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经验,尚未形成系统性、科学性的方法体系。且成员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效应并未充分发挥。

4.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在保障实施、提供人力物力资助和发挥有效作用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不足。考核机制多数只看重新媒体的数量和浏览量,而忽视内容的质量和实质性效果;内容更新和内容设计多数根据硬性要求,而缺少自主、创新的内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较少有系统的奖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缺少制度的激励和保障,很难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对于内容和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