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战略举措,堪称“兴国之魂”,意义重大而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强调: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4]
总体来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和发展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今日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生活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背景下,面对社会普遍存在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选择矛盾化、价值追求实用化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当今中国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
具体而言,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内在要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