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制度
2025年09月10日
(一)教学管理制度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作为规范人类行为的规则,对人类行为具有明显的规范、约束和激励效应,而技术进步作为人类行为的成果之一,它的产生、发展走向以及技术进步的效率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会受到社会制度安排的影响,制度安排通过影响人的行为选择、资源配置效率等而最终作用于技术进步。好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激发人们对于技术进步活动的探索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而不好的制度设计将会抑制社会的技术创新行为、阻碍技术进步。在教学管理领域也是如此。一个国家、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具有双重的影响。它既可以促进教学创新,也可能抑制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这里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领导制度、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师管理制度、职称评聘制度、教学考评、政治巡视等。实践表明,官僚化、形式化、碎片化的教学管理往往会禁锢教学创新。例如,一些学校领导将教学管理简单视为检查教案、学生打分评价等。为了便于操作,职能部门甚至将检查标准、内容、形式以及环节细化、再细化,形成了轰轰烈烈、脱离实际的形式检查,教师的精力和宝贵时间被无谓耗费,他们只能被动地应付,以抄袭取代创新,以翻新替代改进和反思。即使有教改创新意识的个别教师,也只能在完成“任务指标”的前提下,“不安分”地涉足一点儿,教学创新被禁锢在了陈旧的“检查细则”的条条框框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