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建设,优化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完成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教育目标,在根本上离不开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这不仅是因为自“05方案”和“10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多年建设和修订,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衔接、相对稳定、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还因为,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既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上吃透教材内容、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载体、钻研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不断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同时还要能够完成大量学术科研任务。因此,单凭个人力量很难妥善实现好“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目标。因而,构建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不仅有助于改变教师单兵作战的境地,借助于团队的力量,实现教师更专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凝聚各方力量,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加快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因此,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建设:一、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配足、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二、制定政策措施,在职称评定、评聘考核、人才引进方面给予倾斜,在待遇上给予优惠,吸纳更多年轻人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来。三、在科学研究项目上,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鼓励教师承担专门的科学研究任务。四、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支持计划。从省一级层面遴选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加以支持和建设,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团队化发展。五、合理有效整合教师资源。遴选教学科研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特别是将教学业务优秀、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吸收到教师团队中来。总之,通过上述措施,扩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激励教师发挥自身优势与潜力,集体攻关教学难题和科研项目,通过团队增值效益,带动教师个人发展与成长,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准备好人力条件,做好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