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勤奋的心态——切忌浮躁功利

一、踏实勤奋的心态——切忌浮躁功利

学习的动机有很多种,有的是为自我提升,有的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有的是为了国家民族,有的是个人兴趣等等多种多样。

但是随着现在价值观的游离,“以金钱为主”的价值观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市场,以“名利”为代表的成功一元化的情况加深,大学读书的心态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以前大多数学生读大学是为了追求理想、追求真理和知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那时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是国家分配的,流传着“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说法。但是现在的大学生面向市场和社会,双向选择,他们面对更多的选择,同时也面临就业的压力。于是很多大学生读大学慢慢变得不是为了求取知识,不是成为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而是找到一份薪水高待遇好的工作。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学习的时候功利化思想严重,他们往往只学用人单位需要的技术性的知识,而对于人文或是基础性的知识不屑一顾;另一方面由于对自己评价的偏差,对毕业后找薪资待遇优越的职位的高期望,造成了大学生学习时好高骛远,学习时浮躁,只一味地追求高分,造成了高分低能,学习很不踏实。

要知道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对专业知识的热爱与理解,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素质,所谓的技术只是空中楼阁。技术知识是教我们“HOW”——怎么做;基础理论告诉我们“WHY”——为什么这么做;而人文知识则是指导我们“WHAT”——做什么,即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指导我们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人文素质,不打自垮”,可见人文知识决定我们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在你抉择的时候,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职业上的选择,最终它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基础知识是根基,没有基础的技术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很难持续发展的,当你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往往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

由此可知,我们现在就需要沉下心来,为了兴趣学,为了获得更多知识学,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学。要知道“名利不是追求来的,名利是随着你自己的提升而跟随而来的”。当你自己学到了真才实学,自己真正有能力为社会和国家创造财富和价值时,你何愁没有好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