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议

四、建议

心理学家曾对奥运会冠军获得者、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研究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能够自我激励、不畏困难与失败、具有鞭策自己为达到目标而进行艰苦训练的心理与能力。

1.减轻学习惰性的处理方法

(1)项目法

设定项目,以项目的完成促进学习。以实际的运用来促进知识的学习。如你是学应用统计的,在大学时期就可以为自己设定跟踪、分析国际棉花价格的项目。等项目结束,统计以及相关课程也已经自学完,这样效率会很高。再以林凡顺的德语学习为例子。林凡顺在31岁以后才开始学德语,他的困难和压力是相当大的。最大的问题是,他捧着一本词汇书或语法书,看不上十分钟就疲倦欲睡。即使他很深刻地体会系统学习法,也难以取得进展。因此,在工作忙的时候,往往没时间就成为逃避学习的借口。但是他要留学德国,计划中也要将业务拓展到德国,与德国企业建立双赢的联系。德语学不好是社会交往中最大的障碍。他到了德国之后,开始设定项目。比较了一下,他从词汇入手,决定编写德语词典[请参考Fundset Deutsch2Chinese(S)词典自述文件]。编写词典不等于就能清楚记得那些词汇,但是,经过了打字、整理、翻译以后,印象比简单地看看书要深刻得多。他的要求也不高,只是留下印象而已,以后再看到时能有多多少少的感觉。这就是系统学习法的模糊学习。由于他要发布的是免费的词库文件,他的工作得到了鼓励与支持。词库文件一天一天地增加也让他有了动力和信心。在词库达到他设定的第一阶段目标(6000词汇量)以后,他开始转向语法的学习,这时的项目是编写语法辞典。在为别人造福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2)内容分解法

将学习的内容化整为零,每次只需要学一点东西,那么就会因为易学而消除了畏难情绪和消极对抗的心理障碍,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合理情绪法

不要对自己的自制力和毅力有太高的要求。人都是有惰性的。你的学习困难别人一样会遇到。但你的选择不是退缩,也不是逃避,而是正视它。尝试着改变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找出一个最舒服、最让自己开心的学习途径来。

(4)背水一战法

在优越的环境中,有时反倒不容易学进去。不如到花园或室外安静的地方学习。靠无可靠,趴无可趴,躺无可躺,这样学习效率也会高不少。

2.如何克服惰性

惰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惰性缠身却毫无知觉,可怕的是知道惰性却不知道这个杀手的厉害。如果你能洞察它、重视它,就不怕找不到克敌制胜的绝招。

(1)对惰性的自觉

这是克服惰性影响的基础,如果你还没有发现或是不肯承认自己已经身陷惰性重围,那克服二字也就无从说起。要做到对惰性的自觉,你可以通过“站在未来看今天”的方式来看清现在的自己。同时,只有认为自己有能力战胜惰性的人才肯承认惰性在自己身上存在,所以你一定要让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击败惰性。当有人问起:现在看到的就是你的全部吗?你应该这样回答。不,我身体里还有更强大的小宇宙。

(2)自我刺激法

这些年流行的《狼图腾》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蒙古草原春天的蚊灾遮天蔽日,蒙古战马为了抵御蚊子的攻击,常常会逆风狂奔,用速度将恶毒的蚊群远远抛在身后。惰性像蚊子,缠着我们,吸着我们的血;惰性又不像蚊子,因为它不声不响,不痛不痒!所以克服惰性首先必须刺激自己,它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回头看

每日审视自己走过的路,你会猛然发现:学习了那么多年好像还是一无所知;读大学这么长时间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还是离自己想象中差别很大;课业已经快结束了,怎么都没学到什么;自己的梦想怎么还是像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人生有几个十年?再过十年是否我只能过着温饱生活?回头看,你会猛然警醒。

②向前看

我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当初的梦想是否现在已打了一次又一次折扣?距离理想我还差“几米阳光”?往前看,你会忧心忡忡。

③向左向右看(横向对比)

我的同学很多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拿到各种奖学金,为什么我课程及格都那么难,甚至有留级或退学的危险;大部分同学都担任了班干部,发展成为了党员,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励,为什么我什么都没有,一事无成,写简历时都不知道写些什么;我身边的同学要不组织口头表达能力有很好的提升,要不动手专业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什么我好像什么能力也没有,以后如何安身立命。人比人,你会痛定思痛。

就如朱自清写的《匆匆》一般,我们要给自己警钟长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需要让自己有忧患意识和自省意识。

(3)PDCA循环法

人的一生,惰性如影相随,刺激让我们保持应有的警惕。但光有刺激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刺激之后,运用PDCA循环法,使自己不断登上新台阶。

①“P”指Plan——计划

没有计划性,将很难有好的思路,必然处于被动。计划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和中长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对于计划的制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抓大放小,并且尽可能简单化;第二,目标明确;第三,必须考虑到计划的可执行性。也就是在制订计划之前应该进行详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另外,为了时时提醒自己,最好在你的书包里有一本专门的笔记本用于计划的推进或备忘。

②“D”指Do——执行

我们深有体会的是:往往美好的计划制订了一个又一个,而真正执行到位的却少得可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计划的执行却往往是“开头容易坚持难”。那么如何确保计划的有效执行呢?需要进行执行力修炼。学习执行理念、执行方法,使自己由内而外地提高执行力,养成“认真做好每件事”的工作作风。

③“C”指Check——检查

在整个PDCA循环的过程中,监督检查至关重要。检查一般包括“自检”和“被检”。一方面我们要“日三省乎己”,通过不断的“自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自觉地让自己置身于优秀的监督检查机制中。你应该着手建设或建议监督检查机制,形成多渠道的监督方式,包括老师的目标考核和同学的同步监督机制。为我们每个人建立一个“防惰墙”。

④“A”指Action——行动

检查之后必须采取行动:一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奖励或惩罚。二是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标准化,形成可以推广的模式。三是对未完成的任务分析未完成的原因,然后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

PDCA是个循环的过程,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我们无懈可击、远离惰性,成就不平凡的大学生活。

(4)为生命赋予方向性

如果你已经身陷惰性的包围之中,要想改变这一状态,你就需要足够的动力。方法就是将你的全部能量集中到统一的方向。当原本处于发散状态的精神被赋予方向性、确定性和动机之后,作为个人的能量就被整合了。这种力量来自内外两个方面,奖赏或处罚作为外部动力,你可以自己通过某种方式寻得。内部动力包括好奇心和自我满足感等,如果你的生命被赋予了方向性,你的内部自然也就动力充足了。

(5)停止自责

懒惰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责倾向严重,一个并不严重的错误在他们眼中都会很严重,他们会对自己说:我是个白痴!我什么都不行!过度的自责对于抵抗惰性毫无益处,相反,这种自责会帮助惰性控制你的情绪,让你对未来变得怀疑、削弱你前进的动力。停止自责,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6)从外界获取帮助

受惰性影响越深,就越难以自拔,再坚定的决心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动摇。要克服惰性的影响,就要借助外界的控制力帮助你养成自律的习惯。

介绍几种获取外界帮助的方法。一是接近能量充沛的人或组织、团体,让你们的价值和能量相互影响并放大;二是相信始终有人在关注着你,这会让你每天都带着一颗警觉的心,这个关注你的人可能是上帝,也可以是你的良心或者其他人;三是向外界传递你的想法,找到愿意监督你执行的人;最后一点,寻找你的榜样,有榜样的人的内心都渴望完善自己,这是对抗惰性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