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学车体会
去年三月份就开始报名考驾照,但自从四月份理论考试通过后,就几乎没有再系统学习过,上车也是一天打渔,一两个月晒网,效果可想而知。没时间也许只是借口,更重要的是对于学车的恐惧和排斥。眼看两年就要来临了,在压力之下只好选择暑假学车。暑假连续学车已经一段时间了,在这马上要桩考之初,特别想写点东西,纪念我痛苦、纠结,思考、成长的学车岁月。
学车过程中,我是彻彻底底当了回学生,而且是天资比较愚钝、积极性和兴趣极不强、动作协调性和接受能力较差、基础很薄弱的差生。呵呵,换位体验了一把当学生的感觉,不由从另外一个角度有了一些关于教育的思考与体会。
1.自信激发自觉
每个人都是需要自重感的,要想让人主动学习一项知识或技能,最好的办法是赏识教育,及时让他在学习上的进步和能力得以肯定。
记得刚开始上学时,我的语文成绩总是远远好于数学成绩,妈妈很是不解,外婆和妈妈都是会计,小姨和大舅也是读的机械,从小我很早就会计数,似乎遗传因子更倾向于我学数学。现在想来原因似乎很简单,语文老师比较喜欢我,表扬让我觉得自己学语文不错,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因鼓励得到自重,从自重中产生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更加好学,好学累积出成绩,成绩引发下一轮的表扬,周而复始地良性循环。数学似乎就恰恰相反了,现在再评论老师的打骂教育、严师出高徒是否恰当已经不再合适,老师那时的良苦用心不管方式如何我还是感激的,只是似乎因材施教,糖果战略比棍棒战略更适合我。学车也有其相似的经历。当受到鼓励和赞扬时似乎越学越顺,当受到挫折和批判时似乎越来越迷糊甚至连方向都打错,师傅将其归结于状态,我却更认为是不同的心理暗示。
每人在学习一门新知识、技术之前都是忐忑的吧?担忧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害怕自己学得差,怕事倍功半浪费时间,怕被人耻笑丢面子,怕自己的无知受打击,怕比较怕失望……同时学一门新知识和技术之初又是艰难的呀,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有多少的未知,多少的曲折与挫折呀,当你对一门知识技术一无所知时那份茫然,甚至持续着连门路都摸不到,怎么学都不清楚的状态时,哪来的信心与勇气一定能把它学好呢,哪来的毅力能一直去坚持啊。这时信心和毅力显得是那么珍贵,唯有自信才能拥有挑战未知的勇气,唯有自信才能产生源自内心不断前进的动力,唯有自信才能衍生持续不懈的意志。拥有天赋的人毕竟是少数呢,有多少人能短期便掌握一项新知识技术呢?多数都是要经历一番寒彻骨,方得腊冬梅花香。大多数平凡人都是在一次次跌倒中学习,一次次失败里总结,一次次枯燥简单的重复中锻炼,一次次思考与批评中成长。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都有着某方面的弱点,都有一些东西是不会的,是学得很艰难的,是不敢去面对的……反思自己,是否在恨铁不成钢的焦急中,也许已打击到初学者的信心?是否严师出高徒的严苛中,变相会让学生形成被动、应付、抵抗的习惯?是否过于直白的批评、过于生硬的语言、过于简单的方式,无形中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削减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呢?淡定与宽容,表扬与赞赏,理解学生的难处,引导学生的思考,欣赏学生的特色,赞赏他们的进步,在他们失落时鼓励答疑,在合适的时间用适合的方式帮他们拨云见月,找出他们学习的优势与成绩,让他们相信自己,在肯定与快乐中学习成长,找到学习的乐趣,拥有想学好学的心态,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形成自觉自发的学习,才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吧。想到这不由惶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