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
正确对待他人的情绪的基础就是理解。
1.理解他人的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失望、嫉妒、怨恨、气恼、懊丧、烦躁、冷漠、恐惧、仇恨、贪婪、报复、痴迷等负面情绪,所谓“七情六欲,人之常情”,人总会被负面情绪所困扰,总会有这样或那样不合适的举动。所以当别人嫉妒你或向你发脾气时,不要立即便恼羞成怒、针锋相对。想想你是否也会因为心情不好而迁怒他人,是否也因为别人受到奖励而妒忌过别人,当你想到这些,你不会把自己的委屈看得那么严重,也不会将对你不善的人想象得那么可恨了;当别人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害怕、恐惧、痴迷的时候不要取笑或者看不起别人。想想你是否也有自己害怕的事情,是否也曾胆怯恐惧过,是否也有自己的兴趣甚至有些偏执痴迷于某些事物,你会发现大家都会有这些情绪,只是面对的对象和情形不同罢了。负面情绪其实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此而看不起别人,正如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发脾气、嫉妒别人而完全否认自己一样。
2.理解他人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尊重和理解,每个人也有权利提出自己的愿望和需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人活在社会上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我们有对物质的要求、对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需求、社会交往获得他人尊重和重视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以及个人受到肯定的需求。所以当我们在纳闷同学因为考试失利而耿耿于怀、抑郁难当时,当我们在厌恶同学自私自利、小气吝啬、因为一点吃的就和自己恶语相向的时候,当我们在痛恨同学因为没有得到表扬而嫉妒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每个人都是有需求的,如果合理公平且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话,我们何不成人之美,理解满足他人的合理要求呢?
3.理解他人情绪产生的原因
情绪不会无缘无故产生的。常常发火的人要不因为身体不好,要不是做事不顺利,要不早期的创伤,要不是因为心里的胆怯和焦虑,要不是压力太大,要不是太要求完美,要不是因为天气或者环境的影响,要不是因为自己长期处于不幸中……所以当我们了解到他人情绪产生的原因后,我们也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