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计划的执行
计划与目标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那永远也只是空中楼阁。我们自我激励关键就是要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从而形成按计划行事不拖延不空谈的好习惯。比如我制订每天要背诵50个单词的计划,那每天就应该形成习惯督促自己完成计划,养成日清日毕,杜绝惰性和拖延的好习惯。
【教学活动】
◎活动一:学习成就动机训练
(一)关于活动的基本设想
以虚拟的2030年同学回校聚会为背景,要求全体同学预先设想自己在2030年的事业、家庭、社会关系等情况,设计并制作出自己在2030年的名片,并以《十载人生——我的成长之路》为题写一篇文章,在同学聚会上交流。
(二)活动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
(三)活动准备
1.请学生设计自己从现在到2030年的生命谱线,标出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大学生具有文饰和内隐的特点,这一过程必须运用生涯训练的技术,保证学生以严肃、开放的态度全情投入对生命的思考。
2.学生制作2030年名片,要求体现创意和个性。
3.学生撰写《十载人生——我的成长之路》。
4.教师辑录《生命之歌》影片以及《时光隧道》动画。
5.教师设计制作给每一个学生的“十年成就奖”奖章。
6.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选出组长,上课时每组成员围坐一圈。
(四)活动过程
1.热身。
播放影片《生命之歌》,该片辑录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的几个场面,包括新生命的诞生、可爱的童年、上学(特别突出高中阶段)、参加工作、事业有成等,显示生命的令人激动的成长历程。影片配以舒缓的音乐和充满感情的解说,激发学生对自己生命历程的严肃思考,产生对生命的崇敬之情。
2.“时光隧道”。
(1)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想自己今后十多年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想象自己在2030年会是什么样子。
(2)教师讲述一个故事:一位退休老师无意中翻开一摞保存了几十年的学生作文本,其中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理想》,同学们充满憧憬地写着长大后要当医生、律师、作家、科学家等等。老师忽发奇想,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请这些学生前来领回他们的作文本,借此了解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同学们纷纷领回了自己的本子,而且他们大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有一个本子始终没有人来领,这个本子上赫然写着:我的理想是当内阁部长。老师想,也许这个本子再也没人来领了,因为内阁部长毕竟不是那么好当的。但是,有一天,一个风度翩翩的人出现在老师面前,他说:“老师,我早就看到了您的广告,但在取回本子前,我得先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就是现在的内阁部长。”
这些学生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理想赋予他们强大的动力。同学们,如果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去看看十多年后的我们,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光景呢?
(3)播放动画《时光隧道》。画面上全班同学坐上时光机,穿越时光隧道,并显示所“穿越”的时间:2010年、2011年……最后定格在2030年8月20日,同学们从时光机上走下来,进入一个会场,会场的横幅上写着“xx学校xx专业xx班同学聚会”。
3.2030年同学聚会。
(1)老师宣布聚会开始,全场热烈鼓掌。
(2)各小组长手中拿着本组同学的“名片”,随机抽出一张,读出“名片”上除姓名外的其他内容,由同学猜猜“名片”上的人是谁,猜中了就请他出来介绍自己十多年来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以及成功经历和感想,如果没有猜中就换另一张“名片”继续进行。
每位同学在介绍前,大家都根据他“名片”上的头衔喊:“XX同学,你好!”例如,他“名片”上写的是医生,就说:“医生同学,你好!”是经理,就说:“经理同学,你好!”介绍完毕,则直接喊他的名字:“XX同学,你真棒!”然后热烈鼓掌。
活动进行到每一位同学都介绍完“2030年的自己”为止。
4.小组汇报和嘉奖。
(1)小组长逐一介绍本组同学的“身份”和“成就”,教师同时给他颁发“十年成就奖”奖章(上面写有激励学习的格言),并进行嘉许。
(2)小组长简单概括本组同学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3)活动尾声,坐时光机回到现实。
5.分享:
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6.把“名片”和《十载人生——我的成长之路》发给学生,作为他们对自己学习的激励。
◎活动二:意志力训练
(一)活动目标
学会在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锻炼意志。
(二)活动过程
1.站桩。
全班学生围成一圈练习“站桩”:两手平伸,两脚与肩同宽,双脚尽量下蹲,上身保持平直。
游戏规则:最先放弃者要表演一个节目,而坚持到最后的一个同学有权要求班中任何一位同学表演节目。
2.分享。
学生自由发表关于这次活动的感受,特别要请最先放弃和坚持到最后的人发表意见。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启发他们归纳出保持意志的四个条件:
①目的性。活动必须对自己有意义才会去坚持,最先放弃的人就是在权衡了继续站桩和表演节目的利弊后选择了后者。另外,目的必须是可以实现的,过高过难的目标容易导致主动放弃。
②灵活性和果断性。必须找到达成目标的有效方法并果断地执行,盲目的努力成效甚微,令人沮丧,只好无奈地放弃目标。好的方法永远是成功的制胜法宝。例如,有的同学在感到累时转动一下手臂,或者把身体的大部分重量放到一只脚上,让另一只脚放松,然后轮换,这样可大大地延长站桩的时间。
③自制力和坚持性。在目标和方法确定后,自制力和坚持性就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自制力和坚持性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
④奖励和惩罚。这是常常被人忽视的,在成功的时候好好地奖励自己,有时是物质奖励,有时是纯粹的精神嘉许,在失败的时候小小地惩罚一下自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3.意志问题诊断。
(1)请学生分析以下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A.黄民听了一个先进同学的事迹,深受感动,决心在本学期内将成绩从全班三十多名提升至前十名,他模仿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方法,但效果不好,他很灰心,只好放弃了。
(目标不现实,方法不当,机械模仿。)
B.每天中午放学后,小珍仍留在教室学习,她规定自己要用下课后的30分钟记20个单词,结果她往往一个也记不住,还搞得身心都很疲惫。
(意志不是盲目的努力。)
C.远志是个十足的足球迷,考研前两个月恰逢世界杯,他偷偷地看了两场,发现自己几乎不能自拔了,后来他叫人把自己反锁在房里,强迫自己学习。他发誓,考研后立即找世界杯的录像好好地看个够。
(自制力和坚持性不是说有就有的,有时候的确需要对自己“狠”一点。)
D.明伟在学习时,如果感到疲劳,就去玩一下电脑游戏,希望借此放松一下,但是他每次都是一玩起来就收不了手,明伟为此深感苦恼。
请问:电脑游戏真的能起“放松”的作用吗?电脑游戏应放在什么时候玩比较合适?有人为了防止自己沉湎于游戏中,设计了一个自动关机的程序,你有没有比他更好的办法?
②教师请学生说出在学习中的意志问题,进行分析并启发他们寻找对策。
4.小结
意志训练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①设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②寻找达成目标的有效方法;
③良好的自制力和坚持性;
④恰当的自我强化(奖励和惩罚)。
◎活动三:提高上课自觉性和纪律性的训练
(一)活动目的
提高听课的自觉性和纪律性。
(二)活动准备
调查了解本班同学在上课时比较容易出现的与自觉性和纪律性有关的问题,归纳出六个最典型的不良课堂行为(例如:A.乱插嘴 B.打瞌睡 C.看课外书 D.打闹 E.做白日梦 F.东张西望)。
(三)活动步骤
1.将全班分为7个小组,每组约7人。
2.每个同学轮流面对其余6位同学做3-4分钟的演讲。
3.当小组内一个同学在演讲时,其余6个同学分别模仿上述六种不良课堂行为中的一种,对演讲进行干扰。演讲者必须无条件地继续演讲,不得对干扰做任何反应。
4.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