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议
1.正向思考
当我们愤怒不平时,要学会正向思考,有的时候不是事情本身多么可恨,而是我们把它想得可恨了。
上述案例中,引发惨剧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是偶然吗?我认为并不是。所谓量变成质变,可能在外人看来稀疏平常或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当你换成一个负面的角度来看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和欺负,人格被践踏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这就是负面情绪、消极思考的恐怖。
其实人和人相处,因为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不同而产生矛盾摩擦在所难免的。当你碰到与人不和、产生冲突的时候,首要的是要冷静,其次要学会积极思考、换位思考。比如当别人批评我们时,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批评得有道理,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为了我们好,我们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就算批评得毫无根据,我们也可以认为他是没有了解事实,解释清楚不是更好;就算解释不清楚,他就是要栽赃诽谤,我们也可以对自己说:“清者自清,为了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最傻的事情。没必要和他一般见识,事实会说明一切。”
正向思考,就是往好处想、往开处想,不要钻牛角尖;就是拥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学会自己调节与安慰;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宽容与忍让;就是积极地解释与心理暗示,宽慰自己,拥有内心的平静。
2.避免冲动
(1)发怒时牢记发怒准则
事实上只有一条黄金规则——不要以可能会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表达愤怒。
以下的准则也许有用:
①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话。使用诸如“我认为”、“我觉得”、“我生气了”、“我正在经历什么和什么”之类的词句。
②尽快将愤怒表达出来,不要将它积累成憎恨。
③实事求是地索要你想要的东西,他人不会知道你在想什么。可以说:“我想要××——你会给我吗?”
④做好谈判的准备——他人也有需求和日程。
⑤不要归咎于人并指责性地说,“你没做或你做了”。
⑥找对自己愤怒的正确目标,但不要总是去指责他人。别让自己的愤怒偏离方向。
⑦寻找稳妥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愤怒。它可以是:对着空椅子说话、痛击枕头、长距离步行或玩上一个有高度挑战性的战斗电子游戏。
⑧对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负责。
如果你能练习上述准则,你会发现自己的愤怒会更纯粹,少受一些其他情绪,如报复、暴力、憎恨和畏惧的影响。你还会发现更容易去对待他人的愤怒。
(2)让自己冷静下来
紧握拳头,开始从1数到60。如果你的指甲很长,最好剪掉,免得指甲伤害到双手。当你数到40之后,每数一声就更用力握紧拳头;即使你的手已经握得很痛了,而且愈来愈痛,你还是要将拳头愈握愈紧,直到数到60为止。这时候你身体的痛正代表着你心里的痛,也正是伴随生气而来的痛。
然后慢慢地让紧握的拳头松开来,放松时注意到心里面快乐的感觉,想象你的疼痛和压力在这时候完全消失。
3.修身养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爱发脾气,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原因。就先天而言,人体内微量化学物质定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的人,脾气大、多急躁、易发火;而血清素含量较高的人,脾气比较随和、温顺。就后天原因而言,如果父母的脾气十分急躁,并经常打骂斥责孩子,孩子的脾气也容易变得暴躁。要克服爱发脾气的毛病,首先要开阔胸怀,“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应气量狭小、过于计较小事;其次要认清危害,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区区小事就大发雷霆,不尊重别人,这也必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发脾气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多半还会适得其反;再次要学会容人,做人要有一定“雅量”,“待人宽,责己严”,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和怪罪别人;最后,要学会自制,比如,一旦感到自己要发脾气,就反复默念“不要发火,不要发火……”再如,当感到自己要发脾气时,可迅速离开现场,或去干别的事情,或去找别的人谈谈,或干脆去散步宽宽心。“气”头过去后,再回来从容而理智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资 料】
那些在不应当愤怒时而愤怒的人,被视为无能;愤怒的方式,愤怒发作的时刻,以及愤怒的对象不适合时,也被视为无能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
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当他想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0根钉子。慢慢地,男孩可以控制他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所以每天钉下的钉子也跟着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一些。终于,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于是,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这些围篱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样子了,当你生气时所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留下很难弥补的疤痕,有些是难以磨灭的呀!”从此,男孩终于懂得管理情绪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