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析
2025年10月22日
二、分析
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项关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学习困难”在大学新生心理挫折原因中名列第一。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目标不明
很多大学生上大学后目标不明,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读大学,大学应该读什么,自己学的专业有什么用,以后要找什么样的职业以及在大学期间怎样锻炼自己适应这份职业的能力,只是盲目地上课、听讲、考试。有的同学有目标,但是目标过大或者不切实际,很难执行,总是感觉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而无能为力。没有目标或目标定位不准,就很难有动力与自主性,而造成大学生大量地被动学习、为考试而学习、为文凭而学习,这样必然会导致感觉学习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
2.自身定位不准
一些大学生没有准确地评估自己,不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和优缺点,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定位过高,现实的打击使其失去自信,从而一蹶不振;定位过低,很容易实现,容易自满,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和自主性。
3.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
由于很多学生对于上大学的目标不是很明确,完全在家长的意愿下报考的志愿,导致上大学以后对待专业兴趣不浓及发展方向不明确,从而出现厌学现象,缺乏学习动力。
4.就业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功利性太强,造成厌学心理
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状态,以往的对社会有用、为中国崛起、为探索知识而读书的价值观已经慢慢淡薄,取而代之的则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为了以后好的生活待遇、为了能养活自己而读书。“不好好读书以后就没饭吃”已经成为父母教育子女的口头禅,读书已经越来越功利化。读书目的不纯必然导致对读书作用和意义的迷茫,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业压力也无形中加剧了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每次拿起书就质疑自己学到的东西以后找工作是否用得上,怀疑和否定必然造成觉得学什么都没劲的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