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海云明主编.情感智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许远理,李亦菲.破译情商——情感智力9要素理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3).

[4]郑守华.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J].江西教育,2007(10).

[5]殷建中.互联网与大学生[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6]欧永美.建立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援助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7]胡钰,吴倬.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2001(3).

[8]崇学文,武常山.情感智商及其作用初探[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1998(2).

[9]徐佩瑛,石世华.发扬传统文化积极影响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10]张立春.情绪智商理论与素质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11]张澜,王瑞新.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情商水平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1).

[12]郝丽萍,闫玫.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教育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9-50.

[13]白静.关于当代大学生情商问题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2(4):61.

[14]花军.大学生心理教育浅析[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1997(2):12-15.

[15]许远理,李亦菲,朱新明.情商培养与素质教育[J].教育科学,1998(2):30-32.

[16]王垒,李林,梁觉.综合智力:对智力概念的整合[J].心理科学,1999(2):97-100.

[17]张立春.情绪智商理论与素质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08-110.

[18]龚惠香,范菊芬.研究生与本科生网络意识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86-88.

[19]戎易,黎加厚.中学生网络信息行为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1)68-72.

[20]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有多大[N].中国教育报,2002(5):1-2.

[21]王莉,姜忠莉.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