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儿童数量列居世界第二位。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因此儿童产业市场规模和增速巨大。儿童有声读物是以电子化的声音符号转换和编辑为手段,以儿童为受众的有声语言类产品。与传统以解决阅读障碍为目的的功能性产品不同,新媒体儿童有声读物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亲子陪伴性阅读和替代教育为诉求,以碎片化为阅读形态的声音产品。
儿童有声读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儿童获知形式,以其高效、便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到了众多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在社会发展节奏快速的今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从以往的传统文本读物,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信息共享,借助新媒体手段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获取知识,随之而来的有声读物因其内容丰富、携带方便、样式多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儿童处于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听说训练是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儿童有声读物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数据表明,儿童对于声音的敏感程度高于对图像的敏感程度,而儿童有声读物正是借助声音这种载体,从心理上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空间,从生理上影响儿童的生活方式。所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儿童有声读物,用声音帮助儿童积极健康地成长显得十分重要。
儿童有声读物作为陪伴儿童成长的重要媒介之一,肩负着引领价值、寓教于乐的双重使命。同时,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爱他们、呵护和培育他们是全社会的责任。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技术应用在电视、手机App以及其他多媒体技术手段上通过高清、3D、4D图像和不同声音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视听新感受,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有声语言传播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对儿童有声语言的培养也更为重视。然而,如何让这些承载着优秀作品的有声语言更好、更系统、更有效的传播,迫切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研究。
鉴于此,笔者撰写了《儿童有声读物语言艺术创作与传播》一书。本书共七章。第一章阐述了有声读物及其播讲者的语言影响力,第二章对儿童有声读物进行了综合论述,第三章论述了移动终端平台上儿童有声读物的市场前景,第四章阐述了儿童有声读物语言艺术与传播分析,第五章对有声读物中儿童故事的语言艺术进行了探究,第六章阐述了儿童有声读物语言艺术创作,第七章探究了儿童有声读物的运营与传播。
笔者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借鉴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研究的课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尽管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完美,但仍难免存在疏漏,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