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的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存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交流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所谓亲子阅读即亲子与阅读,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一种阅读行为。儿童有声读物作为家长与孩子之间阅读的载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和播放儿童有声读物的同时,也在各方面与孩子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一)对话式交流:双方的情感沟通
家长的职业类型不同,与孩子之间的接触时间和交流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从事教育类医护类以及企业类的家长会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相对稳定的陪伴时间,他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会有固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但同时家长由于工作压力大也会需要自己休息的时间,因此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就会被压缩与占用,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有限,家长对孩子的需求也会变得无所适从。而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有声读物的过程中,既要去引导孩子接触使用,同时要聆听孩子在使用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双方都参与其中。
儿童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家长讲的故事或念的诗词也充满了兴趣,家长也会因为儿童的求知欲给孩子购买适合其年龄的儿童电子读物,在给孩子使用有声读物的过程中会与孩子共同沟通交流参与其中,形成与孩子之间的小约定,家长也能够从儿童的有声读物故事内容中获得身心的放松,享受与孩子待在一起的亲子时光的满足感,儿童电子读物媒介在家庭中既满足了亲子间共同参与其中的需求,也建立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桥梁。
(二)筛选式使用:形态与内容的选择性引导
家长在选择给孩子播放有声读物时一开始也并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渠道,多半是在家长群里与其他家长交流,遇到内容优质的有声读物时家长们会互相推荐,家长们也会根据孩子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为孩子配套相应的有声读物内容进行课外辅导。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有声读物的同时会进行筛选,有声读物的类型也会更加符合儿童的审美以及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内容上也会进行选择性引导,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为其选择最适合的产品内容,同时会对其进行引导式教育。
孩子在家长为其选择性引导后会主动地去学习获取新知识,也会养成自己主动要求听故事的习惯,而且在新事物的接收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能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在听有声读物故事内容上儿童仍然需要依赖家长的选择,需要通过父母播放和讲解其中的内容,孩子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家长既对孩子进行了形式上的筛选和内容的引导,同时又满足了家长与儿童的共同参与,形成了固定的亲子时光,在获得成就感和新知识的同时满足了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感。
(三)增强式互动:陪伴性与归属感的建立
家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既扮演着父母的角色,也担任着孩子人生中启蒙导师的角色,幼儿从出生起就对家长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感,他们会在家长身上寻找安全感和熟悉的领域,在儿童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前,家长对儿童伴读产品的选择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很多家长在拥有自己的孩子后,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陪伴引导孩子共同成长,有些家长只有在下班后才有陪伴孩子的时间,但由于每天的快节奏生活,在仅有的陪伴孩子的时间里,无法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因此儿童有声读物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首要选择,在给孩子播放有声读物时,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变得更加丰富,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对孩子进行引导,从而增强了亲子间的互动。
家长在给孩子播放有声读物的同时会与孩子产生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孩子在听有声读物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也会随时询问家长,儿童电子读物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一条无形的沟通渠道,在家长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储备量,又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亲子间的互动,儿童有声读物充当了亲子间交流感情的桥梁,同时儿童电子读物媒介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文本读物时间空间的局限,解放了过去家长需要定时定点给孩子讲故事的固定模式,满足了家长和儿童的碎片化收听需求,增进了家长和儿童之间的感情,使儿童在成长道路上与家长建立了长期的特有的陪伴性关系,满足儿童知识获取的同时实现了儿童对父母的归属感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