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发渠道多元化,完善盈利模式
欧美国家的有声读物产业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营销体系和盈利模式,而国内有声读物平台仍在探索阶段。
目前我国有声读物平台的营销宣传方式一般采用的是线上线下联合推广。本文认为出版机构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首先,与网站、互联网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独家版权的音频内容进行二次分销;另一方面,可以与早教机构、幼儿园、小学、教育机构等合作,提高有声读物的宣传推广的广度。其次,销售渠道多样化,比如在图书馆、书店设立儿童有声读物借阅区,并提供视听设备,向孩子和家长推荐一些精彩片段或独家原创内容的片段,吸引其注意。第三,依托技术手段,通过用户画像的分析,判断用户的个性化听书需求,做到精准推送。还可以利用用户搜索的关键词进行相应的广告投放,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第四,开发儿童有声读物智能硬件设备,出版机构可以与电子设备厂商合作,制造植入音频的便携式的听书机、故事机等,丰富儿童有声读物的产品消费形态。最后,提高有声读物平台的用户互动性,社区化运营,并增加分享、拉新鼓励机制,提高用户黏性的同时扩大宣传范围。
有声读物市场中,各平台商业模式大同小异,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包括广告营销模式、社群经济模式、付费收听模式、开发衍生产品模式。[6]除了上述几种模式之外,本文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盈利模式。第一,借鉴直播平台或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打赏模式,提高创作者的积极性,平台和创作者进行一定比例的分成。第二,借鉴“众筹出版”的模式,众筹出版有声读物。由于出版机构往往没有互联网平台资金雄厚,采用众筹模式可以大大减轻资金压力,同时又提高了用户的关注度,可谓一举两得。第三,寻找公益支持。微信曾上线一款公益产品“为盲胞读书”,易中天、杨澜、徐静蕾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发出倡议,号召网友加入这项公益活动。出版机构和音频制作团队可以邀请在校的播音专业大学生捐声,这样学生们可以从中获得工作经验甚至获得一份工作,出版机构也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