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声读物亲子阅读使用中的需求与满足

第三节 儿童有声读物亲子阅读使用中的需求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是传播学研究中的经典视角,也是传播学中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起兴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媒介的发展,受众的媒介使用感受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传播学的效果理论中从早期的“魔弹论”到“有限效果论”再到后来的“使用与满足”,学者研究的视角也逐渐从传者转移到受者身上。使用与满足理论兴起于40年代,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的出现意味着学者们的视角从“传者本位”变成“受者本位”,学者们站在了受众的角度,通过分析受者的媒介使用行为和动机去考察传播媒介能给人类带来何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效果。[4]该理论依据E·卡茨(E.Katz)等人概括的定义其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社会/心理因素—受众需求—受众对媒介的接触或期待—受众使用—满足与否。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儿童有声读物的用户使用需求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需求层次的提高和社会心理因素等。笔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层次划分,发现用户的需求动机随着媒介功能性的满足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受众从基本的生理和发展需求到情感需求再到自我实现的需求,一步步迈向更深层次需求,同时在索取更深层次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