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儿童有声读物发展动因
(一)新技术的推动
推动有声出版产生到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就是新技术的更迭和高速发展。上古时代人类用结绳记事来记录事件、传递信息,随后的几千年里,汉字体系逐渐形成,文字产生后人类文明通过物质载体得以留存与传播。18世纪工业革命后,各式各样的机器设备被发明出来,留声机的问世让音像制品流行起来,声音被存储在了唱片中,信息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后来又出现了录音机、DVD等录音设备,成为有声读物出版的物质载体。我国的有声出版自20世纪80年代真正产生,至20世纪末都发展缓慢,直到1994年万维网的出现,互联网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和应用,这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变革使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方向发展,同样也给有声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音频的存储方式上来看,从磁带转变成为电子音频,存储时间更加长久,家长可以将音频下载后随时随地播放给孩子。从听书方式上来看,从录音机、广播转变成为网站、手机App及智能设备,听书变得更加便利。从内容上来看,类别更加丰富,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的选择,甚至可以成为有声读物的制作者。
(二)阅读需求的变化
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在有声出版发展的不同阶段,用户的实际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在有声出版发展之初,以磁带、光盘等为物质载体的有声读物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和体验,在技术更新的推动下,有声书市场随着用户需求变化进一步创造新的内容和形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用户可以在网上下载资源,传统的电子音像制品不再符合用户需求,有声出版行业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始搭建网络有声读物平台,比如2003年全国第一家专业听书网站“听书网”面世后,“有声读物网”“天方听书网”“静雅思听”等有声读物网站相继开始运营,内容分类逐渐丰富完备。随着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用户的阅读需求又一次发生了变化,人们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慢慢超过了电脑。
根据2021年4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在线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3%,纸质阅读率为25.5%,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4%。由此可见,移动客户端的听书平台迎来井喷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