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的现实意义

三、有声读物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有声读物充分利用多种数字化平台,发挥自身特色,在读物市场上抢占先机,拥有了一席之地。有声读物的发展如火如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声读物是对传统阅读的重新定义,拓展了阅读的获取方式,为“阅读”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千百年来,阅读一直是人们汲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阅读载体从甲骨、绢帛、竹简到纸质不断发生变化,但用眼睛来阅读这一方式却是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的,甚至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有声读物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理所当然,它向人们证明了阅读还可以解放双手和双眼,用耳朵来听书。有声读物的发展因时代而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阅读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在工作、生存的高压下喘不过气来,安安静静地阅读已成为奢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声读物应运而生,它帮助人们重拾碎片时间,在百忙之中保持阅读的好习惯,这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有声读物满足了人们对于轻松、时尚的浅阅读的需求,是为深阅读而进行的一次试水。浅阅读的趋浅化、碎片化特征常常被看作是对深阅读的颠覆,两者是对立的关系,浅阅读的流行必然导致深阅读的失守。殊不知,两者之间也是可以相互依存的。在阅读过程中,人们所面临的是已有的不计其数的各类读物以及仍在源源不断地出版的新书,过多的选择导致了无从选择,人们不可能完完整整地阅读每一本书,因此,读者需要通过查看简介、目录、书评或试读部分内容等方式来确定是否具有可读性,当确定一本书符合自身的需求后,便可以进行深阅读。有声读物在一定程度上担任着为深阅读试水的重任,大众在碎片时间以放松为目的享受到轻松、时尚的听书过程,倘若遇到了特别感兴趣的读物,那么会更倾向于找到纸质图书进行深入阅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有声读物可以激发读者进行深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帮助大众向深阅读进军的重要阅读形式。

第三,有声读物推动了数字出版在个人移动终端领域的一场革命进程。有声读物的发展除了有着深厚的社会渊源,还得益于各类个人数字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化浪潮不仅在宏观上改变着社会景观,也在微观上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在国际上,数字出版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各方势力紧盯着这块蛋糕,争先恐后地试图占据一席之地,如美国《新闻周刊》在2012年宣布放弃发行纸质版本,成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著名的IBT媒体集团于2013年8月收购了《新闻周刊》,这家只提供数字版的国际新闻公司正致力于将《新闻周刊》彻底转型为数字时代的新媒体。

有声读物的出现依托新技术的革新,开辟了全新的营利模式,形成了新的IT时尚读者群,令出版界对这一数字出版形式信心大增,深受鼓舞。有声读物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