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声读物发展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一遍遍尝试后,一些无线电技术工作者利用无线电波成功地将声音传播了出去。1906年,美国首次成功进行了无线电广播,实现了世界上首次跨空间的语言广播。1920年,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创办的商业电台开始进行广播,广播正式作为大众媒体进入公众视野。此后,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等也陆续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大大丰富了广播电台的市场,广播电台的节目内容也愈加丰富,加上形式的多样化,吸引了大批受众。到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广播基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
“陪伴功能”是有声读物最早的功能所在,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边缘人群和有着视觉障碍的人群以及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较弱的受众,有声读物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陪伴他们工作、生活和度过慢慢长夜。来自生理上的缺陷、文化水平的受限和地理上的隔离使这些人群对这种陪伴功能的认识更加深刻。美国国会在1934年为盲人出版了语言教材唱片,由于技术的限制,那时候出版的有声读物成本还比较高,没有得到普及。直到1970年后,录音卡带逐渐开始普及,有声读物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后才开始崭露头角。汽车行业的发展与私家车数量的增多使得受众对有声读物的需求日益增加。本田汽车公司率先向顾客提供了免费的车载有声读物与购买服务,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车载有声读物开始进入市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有声读物的发展进程。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美国的有声读物销售位居全球第一,全球有声读物产业的市场估价约35亿美元。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有声读物下载量上涨了30%,2016年上涨了50%。零售是有声读物销售效率最高的途径,亚马逊旗下的Audible获益颇丰。2015年美国有声读物销售总额比2014年增长20.7%,总销量比2014年增长24.1%,且数字音频书占80%的份额。德国有声读物的发展也一片欣欣向荣,仅次于美国,400家出版商为读者供应了2.5万种有声读物,每年大约有700~800种有声读物被投放到市场。德国受众的有声读物付费意愿度也较高,2015年,将近500万的德国受众购买了有声读物,占了德国总人口数的7%。
在亚洲市场方面,印度有声读物市场的发展具有代表性,跟中国比较相似,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在有声读物市场方面也有着海量的潜在受众待挖掘,得益于移动互联时代的市场环境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近五年来,印度有声读物市场开始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发展态势,成为有声读物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