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 昌吉州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定位

7.4.1 昌吉州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定位

(1)顶层设计,职业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昌吉州将现代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将其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加强统筹规划,落实国家、自治区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措施,并针对昌吉州的职教现状先后出台《昌吉回族自治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自治州促进职业教育联盟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创建教育强州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州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体系建设,从宏观层面进行制度设计,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描绘了蓝图,为提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2)科学谋划,职业院校建设成效显著

各职业院校抢抓机遇,争取国家、自治区建设项目和援疆资金,大力开展国家自治区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产教融合项目、中高职标准化建设项目和质量提升项目建设,职业院校的占地、校舍、实训设施、教学仪器设备等办学基础条件多数达到国家合格或优秀标准。目前,昌吉州职业院校总用地面积达583.3万平方米(约8748.6亩),职业教育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3亿元,拥有校内实训基地346个,校外实训基地490个,建有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所、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所、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

(3)规范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全面推进“中高职本”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含本科)为引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支撑,以企业内训、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培训为补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焦重点产业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了国家重点专业、自治区重点专业、自治区特色专业、自治区精品专业的梯队式架构体系。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总数达到139个,具体包括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经济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新增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等理工科专业,涵盖了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卫生、生物与化工等18个专业大类。

(4)聚焦融合,校企合作特色不断彰显

昌吉州积极构建以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深度融合的职教联盟与四大职教集团,职教联盟目前已连接了新疆内外890多家企业、16家行业协会、10多家科研院所、17家大中专院校,推动区域内职业院校与行业或企业的要素资源共享、共赢,比如职业院校与特变电工、蓝山屯河、国泰新华、浙江大华、东方希望等200多家著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重点推进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劳模进校园、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中厂”“厂中校”等项目的实施。成立了新疆天业节水农业工程学院、移动信息学院、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特变学院、准东学院、新疆制药工程学院等多个企业学院。

(5)搭建平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昌吉州职业院校牵头成立了四大职教集团:煤电煤化工职教集团、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先进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创建了西域文化研究所、经济管理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等9个研究机构。另外,获批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立项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