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的战略定位

9.1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的战略定位

核心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贯彻“争当稳定的排头兵、争做发展的先行者”的整体目标,落实“职业教育既是就业教育,更是产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坚持过程先行、结果前列,立足资源、区位、产业优势,推进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总体布局合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交替互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打造新型高端技能人才高地、新技术应用高地、应用技术服务高地(功能),使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教融合引领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职业教育先行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应用技术服务示范区,建设西域智慧之都。

(1)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推动高职院校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各州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专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建立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升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整体素质,培育支撑重点产业发展的国内一流学科和专业,聚焦办好服务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与产业规模相匹配、结构相适配,与高端技能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群,使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协调、协同共赢。

(2)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深入合作,建立一级、二级企业学院,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共建一支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平台,共建新型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劳模工作室、工匠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扩大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联合培养范围,探索“双元制”培养模式,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提高学生就业率。

(3)建立现代治理体制机制

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重点产业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完善产教融合的相关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定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进入高职专业建设的财税政策。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切实发挥企业办学主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