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的问题与成因

8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的问题与成因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宏观层面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社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微观层面的核心要素则聚焦于产业、专业和学业等三个方面,如图8-1所示,这“三业”间构成了交互作用的关系体,以“高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心,通过“专业”育人、“学业”成人、“行业”用人,将高职院校与行业或企业衔接起来,并通过三者的交互作用,推进人才培育规模、结构、质量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适配度。

图8-1 基于人才培育的“三业”教育关系

由图8-2的横向结构来看,“三业”被进一步细化为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体系,呈现出一定的“链”状结构;从纵向结构来看,“三业”的“系统链”间又密切相连。由于产业的系统分化,产业转型升级中具体的产业流程所需要的人才,以及技术的专门性和特定性,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的方向,由此形成相对应的“专业1”系统。同样,承担学业职能的专业课程系统,其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核心课程架构,取决于行业和专业的特定要求,与“产业1”“专业1”及“课程设置1”相辅相成,反映了高职专业链和产业链间的相互衔接与交互融合关系。

图8-2 专业链与产业链交互融通关系

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交互融合的实证分析中发现,院校、企业、行业等主体正在不断探索专业—产业交互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并且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然而,由于这两个子系统分属不同领域,在融合互动中还存在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结构适配度不够高、规模数量对接不精准、融合模式单一、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须进一步挖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为精准制定两个子系统融合互动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