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研究:基于多元视角的分析》简介
《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研究:基于多元视角的分析》这本书是由.庞红卫著创作的,《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研究:基于多元视角的分析》共有90章节
1
序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其实一直具有双重性,盘根错节着现代与传统、传承与变革、先进与落后。纵观整个教育发展史,改革,始终是学校教育不变的旋律。 当下,信息化...
2
前 言
21世纪无疑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一路高歌猛进”,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闪亮登场”,移动学习、增强现实、悦趣学习、创客空间、学习分...
3
目录
目 录 序 前 言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技术应用的透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二、技术能否改变教育——信息技术影响教育的理论纷争 三、技术真的改...
4
第一章 导 论
这个世界正受到历史性的第三次浪潮文明变化的威胁。 ——[美]阿尔文·托夫勒...
5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6
一、技术应用的透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有关科技发展的研究表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和当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
7
二、技术能否改变教育——信息技术影响教育的理论纷争
从教育的发展史来看,技术一直与教育“形影相随”。语言与文字是最早在教育中应用的传统技术,也是教育与技术的最早联姻。这两种传统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基本的交往形式,并催...
8
三、技术真的改变了教育吗——信息技术影响教育的现状分析
毋庸置疑,技术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教育场景,但在长期的实践与应用过程中,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发现,技术好像并未对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技术不但没有取代学校、教室、课本...
9
第二节 文献综述
基于以上思考,本书将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展开梳理:一是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二是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三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研究。...
10
一、国内有关研究文献回顾
1.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 我国的“教育技术”一词源于欧美的“视听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被称为“电化教育”。后来,受国外教育技术的影响,为便于开展国际...
11
二、国外有关研究文献回顾
1.教育技术的哲学研究 从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史来看,美国20世纪初期兴起的“视觉教学”运动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开端,并由此掀开了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序幕。美国的教育技...
12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构想
...
13
一、概念界定
1.信息技术 对信息技术的理解需要从技术的历史发展视角切入。技术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技术的概念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因此,透...
14
二、研究假设
本书的研究基于以下两个假设: (1)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是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关键。 信息技术并没有、也...
15
三、研究构想
本书关注的是信息技术的融合如何推动学校教育变革,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将这一研究主题转化为以下三个问题:(1)信息技术能否改变学校教育?(2)信息技术能在多大程...
16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意义
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书共分七章,四个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及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历史与现状考察。 本书第一章是研究的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文献综...
17
第二章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融合——基于技术发展的视角
技术作为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标志在本质上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有关科技发展的研究表明,在当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出现以前,...
18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许多研究者、科学家以及哲学家都认为思想以及人造事物都像有生命体一样不断进化着。[3]例如,道金斯(Dawkins,1989)将文化与基因进行了类比,并认为“文化...
19
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掀开了信息革命的序幕,阿尔文·托夫勒所描述的“第三次浪潮”来临了。“第三次浪潮”最终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
20
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推进
在20世纪的信息革命中,计算机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标志着第一次信息革命的开始。而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则极...
21
三、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当前,信息化时代的第三次浪潮正扑面而来。过去20余年信息科技和信息化的井喷式发展推动信息技术的使用成本不断降低,互联网及其延伸带来了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应用,宽带...
22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中,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出现是一道分水岭,自此计算机开始进入大规模的普及阶段。因此,以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标志,可以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
23
一、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研究与试验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先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教师们利用一个计算机飞行模拟器来训练飞行员。1959年,纽约城市小学最先在中小学使用计算机,利用一台IBM6...
24
二、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开始进入开发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大致经历了三个交叉的、跨越性的...
25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进程与现状
1993年,美国率先启动了“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建设,其中特别把信息技术在教育在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
26
一、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进程
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融合进程中,美国“首开风气”。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宣告了信息技术素养的挑战,预言21世纪所有孩子将从使用教育技术中...
27
二、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现状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许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运用各自编制的量表或问卷对学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如,美国信息技术研究与组织中对教学、学习与计算机的调...
28
第四节 结 语
许多研究者、科学家以及哲学家都认为,思想以及人造事物都像生命体一样不断进化着。信息技术虽然并非与生物完全一样,但也被认为是基本遵循着类似的进化过程,存在着一个不...
29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理论思考——基于哲学观的视角
作为一种技术,信息技术的本质属性表现为什么?这种本质属性与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否存在一致性或者说存在融合的切入点?如果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存在融合的可能性,那么,...
30
第一节 技术哲学的技术观
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技术与人类的历史同样久远。我们在前一章以手工技术体系、机器技术体系、信息技术体系来区分人类不同的文明阶段,既突出了技术之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