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教室——从多媒体教室到智能教室

二、未来的教室——从多媒体教室到智能教室

计算机的出现,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导致了多媒体教室(multimedia classroom)的出现。但随着越来越多地电子设备在教室中运用,多媒体教室的弊端开始显现。各设备之间的相互独立性使得教师在掌握各设备的操作及其功能协调和连接方面存在困难,这增加了教师和教学服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影响了这些设备在教室中的实际应用。[57]

因此,为解决多媒体教室中设备的相互独立性,整合教室之中的各类信息,在技术发展的支持下,智能教室的概念开始出现。智能教室的核心就是互动,这种互动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人、技术、资源和环境之间的高度耦合,它跟传统教室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借助先进科技来打破学习空间限制,更加强调并赋予学生更大的主动性。在智能教室里,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模式,更多的是基于学习资源和问题解决的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小组协作。[58]

从目前来看,国内外对智能教室的研究已突破理论研究阶段,开始向实践应用阶段过渡。有研究者(胡卫星、田建林,2011)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智能教室的主要研究成果,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59]一是从智能教室的物理架构入手,主要探讨如何实现新科技软硬件设备的优化组合使用;二是从计算机算法上入手研究智能教室教学系统的智能代理技术,主要分析如何实现智能教室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问题;三是智能教室的实践教学案例或活动分析,主要探讨如何在这种高科技支持下的新学习环境中构建出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活动模式和方案。

胡卫星、田建林认为,在上述三方面的研究中,当前主要停留在物理建构的方面,具有知识管理和专家指导的智能代理软件研制和多元化教与学活动新模式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尽管如此,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一个新领域,而智能教室作为未来课堂的一个重要形式,对智能教室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充分关注课堂主体自由、发展的未来教室。

随着云计算、泛在技术、智能技术以及数据分析的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智能教室将能更有效实现环境的智能化,实现教室之中的信息加工与整合,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