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构想
本书关注的是信息技术的融合如何推动学校教育变革,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将这一研究主题转化为以下三个问题:(1)信息技术能否改变学校教育?(2)信息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学校教育?(3)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学校教育?基于“融合”在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书将从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入手探讨信息技术如何推动教育的变革。
本书的逻辑起点是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逻辑终点是学校教育的变革,研究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书将以上三个问题具体化为以下三个研究点,力图从多元视角(技术发展的视角、哲学的视角、技术教育化的视角、教育技术化的视角、未来发展的视角)展开对以下三个研究点的研究,揭示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过程,并进而回答信息技术如何推动学校教育的变革。见图1.1。
(1)信息技术能否与学校教育融合?单纯地使用技术并不会带来任何根本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将从融合开始。本书将从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的应用与融合现状的考察开始,从技术哲学与教育哲学的视角来探讨信息技术能否实现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能否改变学校教育。
(2)信息技术如何与学校教育实现融合?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过程,既是信息技术接受教育改造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被信息技术改变的过程。本书将从技术教育化与教育技术化的视角对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过程展开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如何被学校教育接纳与改造,以及学校教育如何被信息技术所改变。
(3)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如何推动教育变革?本书将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对信息技术的融合推进学校教育变革的真实案例进行了剖析,寻找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内在逻辑与轨迹。

图1.1 研究构想图
1.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中,本书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文献分析法主要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重点关注两类研究文献:一是教育变革理论,二是生态系统变革理论。案例研究法主要通过对3所实验学校(温州实验中学、嘉兴实验小学、嘉兴南溪中学)的观察与研究,以及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关注已发生的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与研究,梳理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现实途径与轨迹。
2.技术路线
见图1.2。

图1.2 研究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