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生命种群”
2025年11月27日
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生命种群”
许多研究者、科学家以及哲学家都认为思想以及人造事物都像有生命体一样不断进化着。[11]如道金斯(Dawkins,1989)将思想与基因进行类比,并认为“文化的传承与基因的传承有类似之处,尽管基因传承很稳定,但这种类比也能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一种解释形式”。波普尔(Popper,1972)指出,科学知识的进步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如同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相互作用一样,科学知识的进步是伴随着实验性理论的提出与错误的不断修正。
同样,技术的发展也被认为是一种进化过程(Bassalla,1988;Levinson,1997)。[12]赵勇等人认为,尽管技术并非与生物完全一样,但它们都基本遵循着类似的进化过程。[13]人类的多种需求、经验和智慧促成了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以各种方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并进行重新组织和再次进入。有些技术被认为优于其他技术,因此被留存下来,而有些技术则被认为不适用而遭淘汰。与此同时,这些技术也在不断进化与自我发展着。见图5.3。
![]()
图5.3 信息技术的进化历程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也可以被看成是学校生态系统中一个新的“生命种群”。因为,信息技术也像有生命体一样有着不断进化的特征。
除了具有不断进化的特征外,作为一个生命种群,信息技术还具有独特的内在倾向性。[14]用生态学的术语讲,信息技术有其独特的“生态翕”,“生态翕”决定了信息技术的生存广度,也就是其使用范围。信息技术的“生态翕”决定了信息技术不能包打天下,它注定要与其他技术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生态圈。赵勇等人认为[15],每一种独特的技术都具有其自身的应用倾向、使用偏见以及内在属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甚至是限制了它所适用的范围。某种特定技术只适合于某种特定的任务,而非全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