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校教育的未来展望——基于未来发展的视角
2025年11月27日
第六章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校教育的未来展望——基于未来发展的视角
信息技术一旦与学校教育实现融合,即技术教育化与教育技术化的过程真正启动,信息技术的特性将逐步转变为学校教育的特性,同时这些特性将在技术应用的调整与创新阶段为教育变革带来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但会出现在过去,体现在当下,同时也必将延伸到未来。
可以预料,未来经过信息技术改造后的教育实践能力更强,因为它吸纳了具有某些“优势”的未来技术因素,教育的主体性也随之增强,未来的信息技术将产生积极的“效应”,教育技术化促进了作为主体的教育的发展和完善。[1]在未来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学校教育将继续吸收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因素,从而使得自身的教育功能不断增强。因此,未来的信息技术必将进一步促进作为主体的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美国波士顿科学馆强调21世纪是计算机的世纪,计算机的发展将势不可当!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不断见证了计算机的发展奇迹。而现在,我们更可以看到掌上计算机的应用无处不在,移动计算技术也正处于不断进步之中。在计算机物理体积不断缩小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操作越来越智能化。与此相应的是,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语言时代,全面进入多媒体与智能化时代。
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微型化与智能化仅仅只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冰山一角”,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超出任何乐观的预期,即便是早期的计算机先驱者也必将惊讶于当今计算机的巨大变化。例如,早期的计算机先驱无法预料无线网络与移动技术的出现,正如他们无法预料物联网与3D打印技术一样。因此,要预测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是一个令人倍感挑战,同时又是极其困难的任务。所幸,未来学家以及其他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