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推进

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推进

在20世纪的信息革命中,计算机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标志着第一次信息革命的开始。而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则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信息传递能力,标志着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来临。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媒体传输技术(如电视、电话、收音机等)之间出现了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它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数字化通信、有线电视(1950年)和计算机互联网(1980年)的出现。最终,随着ISDN技术(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数字化通信系统,能将现有的电信网络、邮政网络、传真网络等集于一身,以数字方式进行传播)的出现与发展,原来各种各样分散的信息系统终于可以联成一个整体网络,这种网络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见图2.2。

最初将“信息高速公路”转化成技术构想的是国际电子通信协会及其咨询委员会和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知识爆炸与信息传递之间的严重矛盾,国际电子通信协会及其咨询委员会和国际标准组织开始从技术理论上建立一整套数字电子通信新标准。其目标是全球卫星、光缆数字电子通信的大联网。其特征是以数字传输、数字处理等数字电子技术为基础,向全社会提供普遍适用、多功能、多媒体的综合服务,并且是高度人工智能化的。[11]

美国率先启动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的建设计划,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其主要内容为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在20年内建成这个通信系统,克林顿政府放弃了冷战时期以军事为目的的科技竞争计划,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停止超导超级的对撞机的实验,并且缩减了自由号空间站的规模,把对这三个项目投资的钱省下来,用4000亿至5000亿美元,组织大批人力进行铺设。

图2.2 信息高速公路的演进[12]

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科技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欧共体首先提出,要投资1500欧元,建设欧洲信息空间,接着日本、加拿大、巴西、韩国、新加坡也提出要投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我国也准备在2020年之前,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国家高速信息网。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宣布有意或将要建立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在此基础上,美、日、欧最近又呼吁把各国的光纤通信网与卫星通信网连接起来,构筑成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与此相应,一项旨在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国际联网的国际技术标准也在酝酿、研究之中。[13]

信息高速公路以计算机为心脏、以光纤电缆干线为信息传输通道、以多媒体终端为接收装置,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声像技术融为一体,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作为综合传输通道,基于数字技术进行传送、接收和处理文字、图像等信号,从而将电视、电话、电脑等信息媒介融为一体,形成了覆盖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高速化的多媒体的信息传输、接收和处理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推动了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并进而将人类带入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生存时代。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推进,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书本的世界——数字化的屏幕世界。信息高速公路所依托的数字化技术可以比特的形式将各种信息(如声音、图像、动画等)数字化,即简化同样的1和0,使信息传播的时空障碍完全消失。同时,信息高速公路中的互联网技术则使得网上任意地点储存的档案之间建立简单的联系成为可能,并且使得信息的传递由单向转向多向传递。[14]

在信息高速公路中,由于传统媒体传播的不同种类的信息——文字、数字、声音、图像、视频——全都可以转换成为数字代码,因此,这些信息都能“被计算”,都可以简化为0和1组成的数字串,并通过计算机加以处理、传输和播放。而互联网则将数以万计的计算机和数据库相互连接,彻底将我们引导进入一个“数字化生存时代”。

由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开启的“数字化生存时代”将逐步消融并取代书面文字在主流文化中的统治地位,计算机——台式机、上网本、手提电脑、掌上电脑——日渐成为我们形影不离的伙伴,互联网将成为我们存储、处理并分享文本在内的各种信息的首选媒体,并开始通过不断扩展的终端(手机、IPAD等)进入我们的学校课堂

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为重要标志,互联网开始了大规模的商用进程,带来了信息化建设的第二次浪潮,即以互联网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化阶段(可称为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开始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我国从1994年10月20日第一次开始联通互联网,2008年网民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5年我国网民总量已达6.68亿人,一半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