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生命种群”对学校系统的“入侵”——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
对于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言,外界生命种群往往被当作是入侵者。从本质上讲,当一个新的种群进入到一个已经存在的生态系统时,它就相当于一个外界的入侵者。[16]这个入侵的新种群可能会与现存的一个或多个种群发生相互作用,或取得胜利,驱走现有种群,或入侵失败并消失。
当信息技术进入学校生态系统,实际上也相当于一个外来“生命种群”对学校系统的“入侵”,它通常会影响已有种群间的相互关系。这样,原有的种群平衡就很容易被打破,入侵的种群将在充满冲突的环境中和现有的种群展开较量。[17]因此,当信息技术进入到学校教育环境中,或是生存下来,或是被淘汰,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与其他种群的竞争结果,这种竞争结果表现为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环境的适应情况。这与某种生物体进入一个自然环境一样,生物体的命运是与它的“适应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生命体的进化是由于基因的改变而发生的,例如基因变异、选择和保留,而信息技术的进化则是因为思想的改变和重组而发生的。因此,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看做也需要经历自身“进化”和学校系统“选择”的生命物种,如果信息技术能够在与其他技术种群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适应学校环境,将留存下来,并产生新的变异、发展,否则将被淘汰。
一旦信息技术在与其他技术种群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打破原有学校技术种群的内部平衡,重构新的学校技术生态圈。新的学校技术生态圈将改变技术种群与其他种群的相互关系,并进而改变整个学校生态系统。当然,在这一新的学校技术生态圈中,信息技术并不会完全取代其他所有技术,而是与其他技术共存与互补,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技术生态。因为,各种技术均有自己的特点,一种技术要轻易并完全取代另一种技术是不太可能的。最终的竞争结果可能是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手段一起构成一种复合的技术环境。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通过改变学校的技术生态圈,进而实现对学校生态系统的改变过程。因此,要探讨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影响,需要将信息技术这一外来的“生命种群”置于学校生态系统中进行分析。首先要分析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学校生态系统中技术种群的影响,进而分析技术种群的变化所可能引发的教育变革。尼和布兰克(Ni& Branch,2008)认为,在教学活动中,这些要素(技术与教学的要素)的变化常常是协同发生的。[18]当技术的要素发生了变化,其他方面(如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呈现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