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结 语
许多研究者、科学家以及哲学家都认为,思想以及人造事物都像生命体一样不断进化着。信息技术虽然并非与生物完全一样,但也被认为是基本遵循着类似的进化过程,存在着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这一演进的过程既是信息技术自身完善的需要,同时也是信息技术适应外部系统的需要。
从信息技术的自身演进来看,信息技术已经历了两次革命浪潮,分别是第一次信息革命浪潮(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与第二次信息革命浪潮(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标志)。目前,信息技术正进入第三次革命浪潮,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建设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带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书本的世界——数字化的屏幕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手提电脑、掌上电脑和互联网成了主角,书面文字的主流地位正在逐步消退,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
与信息技术自身演进同时进行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自产生开始就不断尝试进入教育领域。从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来看,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出现是一道分水岭,以此为标志,可以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研究试验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主要是在大型主机上探索计算机的应用;二是开发应用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微型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教育。
通过考察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阶段,我们发现,计算机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与地位在不断变化,从最初作为工具阶段,到作为内容阶段,进而作为环境阶段。与此相应,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大致经历了从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阶段。目前,正在世界各国广泛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是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进入第三阶段的典型标志,其核心标志就在于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从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现状的相关研究来看,到目前为止,无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信息技术尚未在很大范围内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基础性手段(每天或每节课使用),信息技术只是偶然在教育中应用(每月或每学期一到两次)。总体而言,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仍远远落后于我们的预期,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真正“融合”并未大规模发生。
因此,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国家应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应牢牢把握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这一关键词。我们不但需要从应用层面来把握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更需要从理论层面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并从根本上回答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是否可能发生?融合如何发生?基于此,从下一部分开始,本书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求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问题:一是从哲学观的视角来问答“信息技术能否与学校教育融合?”;二是从过程论(技术教育化与教育技术化)的视角来回答“信息技术如何与学校教育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如何推动教育变革”?
【注释】
[1]单美贤.论教育场中的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48.
[2]单美贤.论教育场中的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48.
[3]赵勇,雷静,肯尼斯·弗兰克.计算机技术在学校环境中传播的生态学分析[J].教育技术通信,2006(3):23-27.
[4]赵勇,雷静,肯尼斯·弗兰克.计算机技术在学校环境中传播的生态学分析[J].教育技术通信,2006(3):23-27.
[5]赵勇,雷静,肯尼斯·弗兰克.计算机技术在学校环境中传播的生态学分析[J].教育技术通信,2006(3):23-27.
[6]赵勇,雷静,肯尼斯·弗兰克.计算机技术在学校环境中传播的生态学分析[J].教育技术通信,2006(3):23-27.
[7][美]加里·G.比特,简·M.莱格西.课堂中的技术应用[M].余泰,刘娜,王其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
[8][美]加里·G.比特,简·M.莱格西.课堂中的技术应用[M].余泰,刘娜,王其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
[9]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3.
[10]根据Douglas H.Clements.Computers in early and primary education[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5:11改编.
[11]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5.
[12]崔保国.技术创新与媒介变革[J].当代传播,1996(6):23-33.
[13]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5.
[1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4
[15]王佳隽,吕智慧,吴杰,钟亦平.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及应用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4004-4009.
[16]王佳隽,吕智慧,吴杰,钟亦平.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及应用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4004-4009.
[17]倪光南.大数据的发展及应用[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9):6-9.
[18]倪光南.大数据的发展及应用[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9):6-9.
[19]倪光南.大数据的发展及应用[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9):6-9.
[20]李玉清,李伟,廖建新.移动互联技术及其发展[J].通信世界,2002(3):40-44.
[21]同方软件.ez M2 M物联网业务平台——迎接信息革命第三次浪潮[M].软件世界,2010(2):57-58.
[22]程琳.2012地平线报告:值得关注的6项技术[J].上海教育,2012(3):6-13.
[23]程琳.2012地平线报告:值得关注的6项技术[J].上海教育,2012(3):6-13.
[24]张诗潮,吴丽君.《地平线报告》:创新技术推动教育发展[J].中国教育网络,2012(12):33-35.
[25]郑文钵.“物联网”——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信息革命[J].地理教育,2010(6):15.
[26]程琳.2012地平线报告:值得关注的6项技术[J].上海教育,2012(3):6-13.
[27]蔡自兴.中国人工智能40年[J].科技导报,2016(34):12-31.
[28]尹昊智,刘铁志.人工智能各国战略解读:美国人工智能报告解析[J].电信网技术,2017(2):52-57.
[29]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N].人民日报,2015-03-06.
[30]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14.
[31]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16.
[32]Douglas H.Clements.Computers in early and primary education[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5:23
[33]Douglas H.Clements.Computers in early and primary education[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5:24
[34]黄德群.美国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4):67-72.
[35][美]加里·G.比特,简·M.莱格西.课堂中的技术应用[M].余泰,刘娜,王其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36]张舒予.英国英格兰教育改革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2):33-36.
[37]郭绍青,张筱兰,吴宏伟.关于英国的ICT教育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6):67-71.
[38]王浩,胡国勇.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效、问题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11):69-76.
[39]王浩,胡国勇.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效、问题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11):69-76.
[40]陶增乐,黄国兴,殷群,孙强.欧洲三国信息技术教育分析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22-27.
[41]陶增乐,黄国兴,殷群,孙强.欧洲三国信息技术教育分析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22-27.
[42]陶增乐,黄国兴,殷群,孙强.欧洲三国信息技术教育分析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22-27.
[43]罗艳君.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21-22.
[44]郭绍青,张筱兰,吴宏伟.关于英国的ICT教育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6):67-71.
[45]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J].电化教育研究,2003(9):6-12.
[46]张敬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8.
[47]段青.《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模块内容标准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28-32.
[48]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
[49]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关系的反思与重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2.
[50]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关系的反思与重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
[5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
[52]黎加厚,赵英芳,潘洪涛.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05(4):76-81.
[53]张育桂,舍燕云.2010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0(4):47-50.
[54]徐鹏,刘艳华,王以宁.准备未来学习,重塑技术角色——《2016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解读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6(8):120-128.
[55]聂竹民,刘艳华,王以宁.准备未来学习,重塑技术角色——《2016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解读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6(8):120-128.
[56]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57]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Five Year Strategy for Children and Learners:putting people at the heart of public services[R].Norwich:TSO(The Stationery Office),2004.
[58]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59]马元丽,费龙.利用技术促进新一代学习——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策略的新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9(12):70-74.
[60]Department for Education.Df E strategy 2015-2020:word-class education and care[DB/OL].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dfe-strategy-2015-to-2020-world-class-education-andcare,2016-05-09.
[6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
[62]魏先龙,王运武.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概览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3(9):28-38.
[63]魏先龙,王运武.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概览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3(9):28-38.
[64]衷克定.中日韩三国教育信息化状况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34-40.
[65]王喜文.日本:i-Japan描绘国家信息化新战略[EB/OL].http:∥www.cww.net.cn/opera/html/2009/10/30/200910301239542619.htm,2009-10-30.
[66]张鹤.日本教育信息化概览[J].世界教育信息,2012(7):46-58.
[67]魏先龙,王运武.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概览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3(9):28-38.
[68]祝智庭.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0-25.
[69]鲁昕.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7):41-45.
[7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7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89/201204/134096.html
[7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刘延东: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11/19/content_5014530.htm
[7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133005.htm
[74]任友群.走向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计划》解读之一[J].电化教育研究,2018(6):27-28.
[75]宗秋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1(5):41-45.
[76]任友群.走向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0计划》解读之一[J].电化教育研究,2018(6):27-28.
[77]Ann E.Barron,Kate Kemker,Christine Harmes,Kimberly Kalaydjian:Large-Scale Research Stdudy on Technology in K-12 Schools:Technology Integration as It Relates to the N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J].Journal of T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3,35(4):489-507.
[78]Ann E.Barron,Kate Kemker,Christine Harmes,Kimberly Kalaydjian:Large-Scale Research Stdudy on Technology in K-12 Schools:Technology Integration as It Relates to the N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J].Journal of T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3,35(4):489-507.
[79]Ann E.Barron,Kate Kemker,Christine Harmes,Kimberly Kalaydjian:Large-Scale Research Study on Technology in K-12 Schools:Technology Integration as It Relates to the N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3,35(4):489-507.
[80]Ann E.Barron,Kate Kemker,Christine Harmes,Kimberly Kalaydjian:Large-Scale Research Study on Technology in K-12 Schools:Technology Integration as It Relates to the N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3,35(4):489-507.
[81]John Bauer,Jeffey Kenton:Towar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the Schools:Why It Isn’t Happening[J].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5,13(4):519-546.
[82]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2.
[83]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2.
[84]Zi-Yi Lin,B.A.The Current State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a Middle School of Taipei,Taiwan[A].章伟民.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应用创新[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4-218.
[85]P.Micheuz.E-Maturity and School Development:When the Tail Wants to Wag the Dog[A].A.Tatnall&A.Jones.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for a better world[C].Brazil:9th IFIP TC 3 World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2009.129-137.
[86]PricewaterhouseCoopers LLP.Moving Towards E-learning in Schools and FE Colleges:Models of Resource Planning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R].Nottingham:Df ES Publications,2004.
[87]马宁,周鹏琴,谢敏漪.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6(9):30-37.
[88]张屹,刘美娟,周平红,马静思.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评估[J].中国电化教育,2014(8):2-7.
[89]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88-95.
[90]贺保平.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浅析[J].文教资料,2019(6):150-151.
[91]祝智庭.中国信息化十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0-25.
[92]Amy Staples,Marleen C.Pugach:Rethinking th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Challenge:Case from Three Urban Elementary School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5,37(3):28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