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创业概述
学习目标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 了解创业也是一种就业选择
➢ 理解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内涵
➢ 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
➢ 了解创业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我们正处在一场静悄悄的创业革命中—它是全世界人类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胜利。我相信它对21世纪的影响等同于或超过19世纪和20世纪的工业革命。
—杰弗里·蒂蒙斯
创业在当前可谓是一个“热词”,无论是国家所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新闻中讲述的一个个令人热血澎湃的创业故事,无一不激励着广大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们。创业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带来荣耀、财富、成功、地位、声望……但也可能带来窘迫、破产、失败、落寞、名誉扫地……那么,究竟什么是创业?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对大学生讲创业是否合适?真正的创业应该是怎样的?创业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创业的要素有哪些?如何准备创业?如何管理初创公司?……这些都是每一位立志创业之士在行动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本课程希望向大家传递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会大家遵循2W1H原则,即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做?并准确定义概念、阐明基本知识;恰当运用基本理论分析主要原因;着重掌握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从而掌握创业的内涵,构建一个崭新的“创业教学生态系统”。
本章,我们将为大家打开创业之门,从创业的概念开始为大家讲述关于创业的要点,为将来的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案例导读
30秒“飞喵换电”!“95后”大学生不断刷新电动自行车“充电速度”
他是一名在校研究生,也是一名创业者。他带领团队(图1—1)历经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基于“30秒站点换电”替代“8小时直充系统”的思路,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痛点,用“飞喵换电”项目重新定义电动自行车出行。
他就是“2019—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获得者、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2018级硕士研究生楼振罡。

图1-1 “飞喵”团队成员
瞄准痛点,深度洞察用户需求
楼振罡是一名创业者,也是一名体验设计师。他说:“设计来源于观察,需求来源于感知。”他的创业项目正是诞生于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之中。
据了解,在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堪称“国民级出行工具”,但其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充电。“半路上没电了,让人很焦虑。”“充电桩着实难找!”“放在楼道里充电太危险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发生电动自行车相关火灾约2 000起。
对此,楼振罡认为,安全意识不能总是靠一次次火灾和一桩桩悲剧来唤醒,创新才是最有效的“灭火器”。于是,自2018年开始,楼振罡和团队成员就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上海、浙江两地的20余所高校,对全国18个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个案访谈,拍摄和搜集了大量真实场景资料,并着手分类研究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电动自行车用户需求。
经过近一年的深入调研后,他们发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难题主要表现为充电时间长、充电空间拥挤、“拉飞线”存在安全隐患等,其归根结底是充电桩不足以及充电效率过低的问题。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团队成员利用服务设计工具绘制出细致的用户旅程图,细分出每个环节的用户接触点和情绪变化。经过头脑风暴,他们有了初步构想:充电并不是必需环节,那么能不能像加油站一样,设立站点提供秒换电池服务,提高出行效率呢?
探索3年,换来30秒“飞喵换电”
千万次的空想不如一次说干就干的行动!2018年9月,在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活动启发下,楼振罡和团队规划了从人工换电小规模试点、自动换电系统研发,再到扩大市场路径的创业落地时间节奏。
第一步,楼振罡和团队本着精益创业的方法,利用最小可行性原型产品,与厂商合作进行了小成本的人工换电试验,以快速掌握用户接受度:开设实体店售卖具有换电功能的电动自行车,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换电。这次试验很成功,他们14天便卖出了300辆换电车,这既验证了用户需求,也发现了其中亟须降低人工运营成本的问题。
楼振罡率队又开始了第二步探索。这次,他们要做的是自助换电柜。于是团队架构了商业模式,完成了产品框架梳理和产品设计,并准备开始技术研发。但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钱从哪里来?考虑到创业初期风险较大,团队成员一致讨论决定:自投资金近20万元,以实现产品研发落地。
随后,为了找到最合适的供应方和生产方,在第1个月中,他们这个在实业家眼中的“小团队”跑了20多家厂商,但都没达成合作意向。甚至住宿的钱都快用完了,他们也差点半途而废。所幸,最终有一个合作方看到了他们换电业务的前景,和他们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个月后,热插拔万能接口、换电柜、换电车、XPower电池芯和寻站小程序等成果出炉。作为核心技术,热插拔万能接口打通了铅酸和锂电池的接口,仅需2分钟,就能够将传统电动自行车改成“飞喵换电车”。利用这项技术,可改装市面上80%的铅酸电池电动自行车,这是换电车能够在存量市场上推广的功臣。
短短2个月,楼振罡团队就布置了线下4个站点,日均换电近百次。与传统的充电模式相比,他们的换电模式更具优势:用户无需购买电池,按次付费,更省钱;30秒换电,里程翻倍,更便捷;充电智能监控,更安全。这些成绩也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2019年7月,楼振罡成立公司,并进行了第三代、第四代产品的迭代和市场拓展。学院和学校双创中心的老师对楼振罡的创业项目十分关心,不仅提供了创业指导,同时也在电池能源、柜体设计、投资入驻等专业领域,提供了咨询和资源对接,这使得楼振罡团队得以快速顺利地推进项目。
经过多轮沟通谈判,最终“飞喵换电”项目获得了众多青睐,并与社区充电龙头企业、园区、外卖物流方顺利达成合作,现已在华东地区落地换电站点10个、拥有用户1 300余名、保障11万次换电0安全事故、节省88万小时充电时长、助力1 000余组铅酸电池规范回收……
2020年12月,“飞喵换电”项目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全国银奖,团队成员的辛勤探索得到了认可。
创业不孤单,在奋斗中蜕变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飞喵换电”团队的伙伴们各有所长、分工明确,且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服务体验设计专业出身的楼振罡,把自己定位为公司的服务品控官:“我们做的是新服务,一定要提供超越旧服务的体验,才能冲抵用户的置换成本。”同时,他还负责项目整体策划、文档撰写。另一位合伙人则拥有极强的市场开拓能力,能够高效地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还有的伙伴精于财务管理,严格把控,对每一笔支出都精密筹划。团队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为之尽心尽力,每个工作分支都让人放心。
在创业路上,楼振罡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生产厂的老板,有运营推广的各级代理,有专业的设计团队,有阅历颇深的投资人……不同的人处事方式迥异,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也各不相同,这都让他领悟颇多。从在校生、设计者到创业者,他觉得自身最大的改变在于思维。“最初,好多地方都不懂。而在与厂家、投资人和用户的沟通协调中,我逐步建立了大局意识,拓展了视野的广度,加深了思考的深度。”
“创业者是勇敢的,为了自己相信的东西,投入钱、投入时间,为之欣喜、为之担忧。这个称号不是对我一个人的认可,而是对创业者这个群体的认可。创业者不止百强,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只要你有相信的东西。”谈及获得“2019—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称号的感触,楼振罡如是说。
目前,“飞喵换电”团队开始探索废电池治理问题。楼振罡团队将收集的废弃铅酸电池集中回收,再编码、分级,供货给电池回收厂。“‘飞喵换电’是几个年轻人对城市治理交出的答卷。目前,70%的废弃铅酸电池进入黑色回收链,极易造成铅污染。国家号召2025年铅酸电池规范回收率要达到70%,我们力争能创建一个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助推绿色低碳发展、更多地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公司。”楼振罡说道。
从推出换电车,到改装现有车,再到建立集中回收体系,这个“95后”浙江男孩,带领着一个平均年龄25岁的团队,现已在华东地区落地电动自行车换电站点10个,并不断刷新“充电速度”。
资料来源:https: //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5661937_30593_dyjy.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