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6.1.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1.选人—人力资源规划和员工招聘

依据企业当前的战略规划,评估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收集、分析人力资源供需的信息和资料,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设置满足本企业人力需求的工作岗位,进而有效开展人员招聘、人员培训及人员培养等各项措施。

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企业中的每个工作岗位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每一个工作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即明确什么样的员工才可以胜任这一工作岗位。这种具体要求将最终形成某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说明书,或通过胜任力模型的形式予以呈现。

根据企业内的岗位需求和具体要求,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从企业内部或外部招聘能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所需要的人员,进而填补企业内现有的岗位空缺。

2.育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员工培训

企业的新员工进入企业工作前,都必须接受企业的上岗培训,这是帮助企业新员工了解和适应企业、熟悉和接受企业文化的有效举措。同时,还需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以提高企业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帮助其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需帮助员工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中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一定要与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相一致。

3.用人—员工关系管理和保障措施

当员工被一个企业聘用以后,就与这家企业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劳资关系。为了保护员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需要依据国家、行业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员工的工资福利、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事宜达成协议,并据此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为了协调处理企业与员工之间可能发生的各类劳动纠纷,还必须制定保障企业员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项条款或补充协议。

4.留人—绩效管理和薪酬福利制度

所谓绩效管理,就是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职责说明书,设计评价一个员工绩效的管理系统。在此过程中需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及工作态度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并给予量化处理。一般而言,绩效评估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员工获得晋升、接受奖惩、发放薪酬、接受培训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员工开展绩效评估之后,还需接受来自员工的反馈,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员工整改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提升能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依据员工的资历职级、工作岗位、工作业绩等,为员工设定适应不同层次或水平的薪酬福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