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创业资源的基本内涵
1.创业资源的概念
简单地说,“创业资源”就是创业者所需具备的一些创业条件。林强和林篙认为,创业资源是企业创立以及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支撑条件。也有学者认为创业资源就是在创业活动中替企业创造价值的特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通过对不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2.创业资源的类型
对于创业资源的分类,学者们有各自不同的观点。
第一,按照资源要素对企业战略规划过程的参与程度分类。林强、林嵩、姜彦福等认为创业资源有间接资源和直接资源之分。其中财务资源、管理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是直接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的资源要素,可以把它们定义为直接资源;政策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这三类资源要素对于创业成长的影响更多的是提供便利和支持,而非直接参与创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把它们定义为间接资源。
第二,按照创业时期的资源重要性分类。从巴尼(Barney)的分类出发,创业时期的资源就其重要性来说,分别有以下细分: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从而,细分后的创业资源经过重新归纳,主要为以下几种:① 人力和技术资源,包括创业者及其团队的能力、经验、社会关系及其掌握的关键技术等;② 财务资源,即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源;③ 其他生产经营性资源,即在企业新创过程中所需的厂房、设施、原材料等。
综合以上对创业资源的分类,本书根据资源基础论将创业资源分为核心资源与非核心资源,具体如图3—2所示。

图3-2 创业资源细分概念模型图
核心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这两类资源涉及创业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创业机会识别、机会筛选和机会运用几大阶段的主线。
人力资源是一种知识财富,是企业创新的源泉。高素质人才的获取和开发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业者本身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者自身素质对创业企业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资源是一种积极的机会资源。对于新创企业来说,主动引进和寻找有商业价值的科技成果,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市场竞争之源。
非核心资源主要包括资产资源和社会资源。
资产资源既包括资金资源,也包括其他生产经营性资源,即在企业新创过程中所需的厂房、设施、原材料等,还包括企业发展的环境资源。
社会资源包括人脉资源、政策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市场资源等其他资源。
专栏3-4
蒙牛集团的资源整合
蒙牛集团的创立者牛根生当年创业时,也与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缺“一”少“十”,可是蒙牛集团却跑出了火箭一般的速度。牛根生对资源进行了系列整合,整合工厂,整合政府农村扶贫工程,整合农村信用社资金。没运输车,他整合个体户投资买车;没宿舍,他整合政府出地,银行出钱,员工分期贷款。这样,农民用信用社贷款买牛,蒙牛集团用品牌担保农民生产出的牛奶包销,蒙牛集团一分钱没花,使整个北方地区300万农民都在为其养牛。
蒙牛集团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企业家都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资源,个人可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想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利用自己手中可占用和可支配的资源与他人交换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同时让对方也能得到他想要的资源。这就是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