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的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2.人力资源的特点
人具有主体性、智力性、生物性和社会性。因此,人力资源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力资源在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第二,资本性。由于人具有智力性,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能够提升人的智力属性。这也就意味着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可以提升人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使其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三,再生性和时效性。人作为生物的一种,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再生性和时效性。所谓再生性,是指劳动力虽然会不断损耗,但仍会被不断生产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的损耗和生产是交替出现的。所谓时效性,是指人力资源会受到来自时间方面的限制。对此,该如何正确理解呢?例如,人有生老病死,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又例如,人的发展成长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通常包含培养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第四,社会性。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是指其与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连的,这是因为人作为一种群居性动物,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
3.人力资源的作用
一般而言,人力资源通常具有以下三项作用。
第一,人力资源在财富的形成过程中,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人力资源往往能有效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第三,人力资源通常是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
4.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实施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各项政策或举措,来及时、高效地处理企业或组织中面临的各类员工问题,使得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进而帮助企业或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的管理过程。
5.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能从企业战略的视角出发,探究企业所要面临的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给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带动人力资源管理举措的提升和改进。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改进人员的配置、完善工作的设计,尽可能地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这一般能为企业带来不小的收益。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的管理者更好地指导和协调下属员工的工作。
第四,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树立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将其与组织的目标和文化有效连接在一起,从而帮助员工有效地融入企业,在助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潜能、锤炼自己的能力、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等,进而实现自我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