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企业融资的结构、类型、发展模式

3.4.4 企业融资的结构、类型、发展模式

1.企业融资的结构

企业融资的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企业资产负债中负责项目的构成比例。从资金形成的关系来看,企业资金来源大体可分为两部分:权益资本与债权资本。权益资本包括内源融资中的公司留存收益与外源融资中的股权资本,而债权资本包括外源融资中的债权资本与短期资金来源中的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

2.企业融资的类型

按照资金的来源不同,企业融资可以分为两类,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一般情况下,企业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当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时,才会转向外源融资。

(1)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依靠其生产经营产生的内部积累资金进行的融资。本质上,内源融资是企业将自身积累的可供使用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企业内源融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留存收益。

内源融资的特点:① 自主性强;② 成本低,财务风险小;③ 不改变股权结构和比例,对控股股东没有威胁;④ 将利润再投资有利于减免股东的个人所得税;⑤ 规模有限。

(2)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和渠道向其他外部经济主体筹集资金的行为与过程。外源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银行贷款、股票、债权、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

一般情况下,企业外源融资需要通过金融媒介机制的作用来实现,它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规模性、灵活性、高效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3.企业融资的发展模式

从世界各国企业融资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国际上企业融资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两类: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和银行导向型的“日德模式”。前者以证券融资方式为主,也称为英美直接融资模式,其证券融资可占企业外源融资的55%以上;后者以银行融资方式为主,也称为日德间接融资模式,其银行融资可占企业外源融资的80%以上。

(1)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

市场主导型的融资发展模式,是以资本市场为基础,以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制度。市场主导型的融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① 直接融资占优势;② 融资市场化;③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

(2)银行导向型的“日德模式”

银行导向型的融资发展模式,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银行及银行信贷是间接融资中的主体。其主要特点包括:① 银行独立支撑金融体系,是公司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② 资本市场不发达;③ 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完成,负债率高,一般为70%以上;④ 法人相互持股是日德公司融资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