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企业生命周期
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在研究过上千家企业后,写出了《企业生命周期》一书,把一个企业的发展比作一个生命体,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十个阶段: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早期、官僚期、死亡。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原则解释了公司为什么会生长、衰老和死亡,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它。[12]创业企业应重点关注企业生命周期的前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孕育期,即公司诞生之前的阶段。这时,公司将要诞生,但只是表现为一个想法。孕育期的关注点是想法以及未来的可能性。是什么标志着一个公司的诞生?何时是公司的诞生之时?不是签署公司章程时,而是当出现切实的承诺—创始人开始承担风险时,公司就诞生了。如果孕育期没有通过现实的检验,那么它只能算是一段创业空想。当创始人开始承担实质性的风险时,公司就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即婴儿期。
第二个阶段是婴儿期,这一时期是以产品为导向的。从这一刻起,公司必须销售、销售、再销售,因为如果不能收回资金,新创办的年轻公司将无法存活下去。要控制风险,不再需要很多的点子、想法和设想。这个阶段的关键不是在想什么,而是在做什么。婴儿期需要持续不断的现金流,需要创始人保持激情和创业的承诺。当公司的资金流和各项工作稳定下来(资金流健康、客户开始重复购买、品牌忠诚度得以建立、供应商稳定等)时,公司就会从婴儿期走出来,进入生命周期的下一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学步期,这一时期公司有了很好的资金流,销售也在增长。公司不仅存活下来了,而且越来越兴旺。公司的发展有很多可能的方向。公司开始面对市场“大众”,销售导向体现得非常明显。学步期的公司缺少一致性和聚焦点,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工作任务也相互重叠。因此公司要开发出自己的管理体系,把管理职能制度化和系统化,避免陷入创始人陷阱(公司的发展超出了创始人的能力,创始人成为问题)和海鸥综合征(创始人在婴儿期和学步期那种掌控一切、事事亲为的热情,会变成公司继续成长和发展的阻碍)。
第四个阶段是青春期。从孕育期到婴儿期,公司出现了一个有形的实体,而青春期则是它在情感上的再生,由此公司可以脱离创始人,或脱离行为雷同于创始人的其他管理者。青春期公司的特点是矛盾和多变。转变这一阶段需要完成三件事情:创始人需要授权;领导者需要进行从创业到专业化管理的转变;公司必须转换目标,并解决由此带来的各种冲突。如果公司能够创建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使领导力制度化,该公司就进入了生命周期的下一阶段。
第五个阶段是壮年期。这是生命周期的最佳阶段,也是自控力和灵活性达到平衡的一个阶段。壮年期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仍在成长的壮年期,即壮年早期;二是壮年晚期。壮年期面临的问题是管理的深度不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持壮年的状态。壮年晚期的公司不愿再冒任何风险,创业精神日益消失。这是公司成长阶段和衰退阶段的中间阶段。在壮年晚期,公司衰退的迹象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对于新企业来说,要努力地进行销售、扩大规模,迈过一道道坎,活下来并且活得好。
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创业者都会面临很多问题。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在《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中说,创建公司之初,每一位企业家都怀揣着一个清晰明确的成功梦想。“你会创造一个极其优越的环境,雇用最能干的人加入你的团队,你们会齐心协力,研发一款令客户满意的产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了使梦想成为现实,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奋斗,你却发现,事情并没有按计划进行。”[13]苦苦挣扎是创业者的常态,挣扎成功,企业就会成长;挺不过去,企业就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