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科技创业的阶段
对于科技创业阶段的划分,戴维·格拉斯通(David Gladstone)将创业企业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开创阶段/种子阶段(seed);
(2)创立阶段(start-up);
(3)成长阶段/扩张阶段(expand);
(4)成熟阶段/麦则恩投资(mezzanine)。
国内一般将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种子阶段(seed);
(2)创立阶段(start-up);
(3)成长阶段(growth);
(4)扩张阶段(expand);
(5)成熟阶段(mezzanine)。
国内的五阶段划分,将创业企业的成长阶段和扩张阶段分开,体现出阶段的变化性。国内的阶段划分更加细致。因此,本书采用国内的五阶段划分法,展现科技创业的过程。
1.种子阶段
(1)特点:在种子阶段,创业者依据拥有的新发明、新设想或新的商业模式进行创业准备。研究开发的成果是样品、样机,或者是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性服务的解决方案。
(2)主要任务:研究开发,验证发明创造及创意的可行性。
(3)主要目标:
① 研发的成果获得专利,使创业企业的产品可通过知识产权获得保护;
② 开发出高新技术产品,且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追随、模仿,使创业企业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垄断利润;
③ 能够以高技术为支撑,基本形成核心能力,这是决定创业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 开发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且产品易于系列化,为创业企业获得尽可能大的潜在市场份额打下基础。
2.创立阶段
(1)特点:进入创立阶段,企业已经开发出了新产品的样品、样机或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生产工艺、生产方案等。
(2)主要任务:需要在与市场相结合的过程中加以完善新产品的样品、样机等,使新产品成为市场乐于接受的商业化产品。
(3)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① 产品与市场的关系。此时,创业企业要制造出小批量的产品,给客户试用并同时试销。此外,还要根据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对产品、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以使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这一阶段需要的人员较多、时间较长,所需的资金是第一阶段的10多倍,而其成功可能性为25%~50%。因此很多科技企业都失败在这一阶段。
② 产品与生产的关系。适销对路的产品要能够大量生产出来,才有机会占领市场。
3.成长阶段
科技型企业经过艰苦的创业,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化后,开始进入其正常的成长阶段。
(1)特点:在组织结构上,成长阶段的创业企业已不再是单元组织的机构,各职能单位开始有了部门的界限,研发、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也逐步细化分工。
(2)主要任务:实现正常运营和高速成长的企业要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大力开拓产品市场,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确立企业在业界的主导地位。
4.扩张阶段
(1)特点:
① 在扩张阶段,创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已为市场所接受,且市场需求较大;
② 产品已开始批量化生产,制造成本大幅度下降,产品价格也有了下降的空间,这会进一步刺激需求;
③ 销售额将迅速上升,企业利润也随之增长。企业由现金流平衡点转向盈亏平衡点,并能得到相当大的纯利收入。
(2)主要任务:在此阶段,企业已达到规模经济,开始实现预定的市场份额目标,并进行后续技术创新,完善管理体系。企业往往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扩充,引进生产线,以适应迅猛增长的需求,巩固在市场中的地位。
5.成熟阶段
与一般中小企业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民营科技型企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
(1)特点:
① 产品在市场上已占有较大的份额,经营业绩良好,可抵押资产增多,风险也逐步降低;
② 排除了技术风险,经营风险与市场风险逐渐降低,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③ 企业初具规模,企业形象、产品品牌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信誉,已对社会各界投资者产生诱惑力;
④ 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逐渐完善。
(2)主要任务: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地位,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创造新的产品。
(3)主要目标:为使企业获得新的生机、永续经营,企业发展目标不仅要注重量变,更要注重质变,变成真正的强力型企业,这是科技型企业生命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