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M].周伟民,吕长春,译 .6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21世纪的创业精神(英文版)[M].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李志能,郁义鸿,罗博特·D.希斯瑞克.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刘志阳.创业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5]伦纳德·A.施莱辛格,查尔斯·F.基弗,保罗·B.布朗.创业行动胜于一切[M].郭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6]潘卡基·马斯卡拉,陈耿宣.为创业而生:写给创业者的创业书(干货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7]约翰·马林斯.如何测试商业模式:创业者与管理者在启动精益创业前应该做什么[M].郭武文,叶颖,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8]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商业模式新生代[M].王帅,毛心宇,严威,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9]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10]董青春,曾晓敏.创业行动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11]李玉刚.战略管理[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12]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M].高玉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1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丽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4]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王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5]本·霍洛维茨.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M].杨晓红,钟莉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16]郭超,沃尔夫冈·比勒菲尔德.公益创业—一种以事实为基础创造社会价值的研究方法[M].徐家良,谢启秦,卢永彬,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17]朱晓红.公益创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18]李肖鸣,朱建新.学生创业基础[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9]蔡剑,吴戈,王陈慧子.创业基础与创新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0]李家华,张玉利,雷家骕.创业基础[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1]张耀辉,朱峰.创业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22]吴晓义,肖伟才,何小姬,等.创业基础:理论、案例与实训[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3]麻省理工《科技创业》.科技创生的商业模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24]刘志阳,吴桂兴,庄欣荷.创业修炼:前沿视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25]刘志阳.创业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6]刘志阳,林嵩,路江涌.创新创业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27]史蒂夫·布兰克,鲍勃·多夫.创业者手册:教你如何构建伟大的企业[M].新华都商学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8]蒋保伟.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78—79.

[29]祝军,岳昌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特征、动机与就业满意度—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1):87—95.

[30]辛华,翟雁.我国青年公益创业的路径研究[J].青年探索,2017(1):5—13.

[31]李会军,席酉民.一个探索性的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框架—基于质性案例研究的元综合[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2):59—71.

[32]江积海,王烽权.O2O商业模式的创新导向:效率还是价值?—基于O2O创业失败样本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9,27(4):56—69.

[33]雷家骕.企业需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青年科技,2008(1):1.

[34]罗作汉,唐英瑜.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与展望—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20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