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供需分析
3.4.1 聚醚醚酮原料市场供应
世界上聚醚醚酮生产商和消费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各国、美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日韩等国家,其中欧洲占48%,美国占41%,亚太地区约占6%,其他地区约占5%。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到聚醚醚酮产品优越的性能优势,各国对聚醚醚酮也越来越重视,使得全球聚醚醚酮的产量增长较快。欧洲仍然是最大的聚醚醚酮加工市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大约一半的聚醚醚酮是由欧洲销售出去的。
(此处“世界各地区PEEK原料消耗占比”图略)
(此处以文字详细阐述国际及国内原料市场现状)
(此处“国内PEEK原料主要供应商市场占有率”图略)
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 预测,2018年全球PEEK将迎来需求高峰,届时其市值将破8亿大关,升至8.31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随着国内PEEK市场的逐步打开,PEEK的需求量有望飞速发展,预计年增长率能达到15%以上。
3.4.2 碳纤维市场供应
(此处以文字搭配图表形式陈述全球碳纤维各国家和地区生产份额图、中国碳纤维产能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碳纤维需求量)
目前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水平不足、配套的材料缺乏、相关的应用标准体系不健全,导致应用领域窄。未来随着我国基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比例将得到提高,需求结构向国外靠拢。国内碳纤维的供应完全可以满足本公司生产需求,本公司CF/PEEK产品的开发也将会为国产碳纤维的应用提供新的方向。
3.4.3 产品市场规模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始应用在客机上的非承力构件,在早期的A310、B757和B767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占比仅为5%~6%,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作为次承力构件和主承力构件应用在客机上,其质量占比也开始逐步提升,到A380时,复合材料占比达到23%,开创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大型客机上大规模应用的先河。而最新的B787和A350,复合材料的用量达到了50%以上,有更多部件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如机头、尾翼、机翼蒙皮等。在飞机订单方面,截至2015年10月A350有783架订单,波音B787更是超过1 000架。
(此处“复合材料在航空产品应用比例”图略)
中国的C919大飞机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经过10年的研发,终于在2017年试飞成功,尽管复合材料使用量仍低于波音和空客,但截至2018年3月10日,订单量已达到815 架。与俄罗斯合作的C929宽体客机复合材料使用量预计将达到50%。这就必然要求中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取得突破,也必定会为CF/PEEK复合材料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
CF/PEEK是碳纤维复合材料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综合分析各个领域内的用途用量,可以预测中国市场对CF/PEEK复合材料的需求。保守估计,中国市场的需求量大约100吨/年,待到产能和市场需求完全释放出来,每年将创造一个产值4亿~5亿元人民币的细分领域高端市场,并会随着国产大飞机、航天工程、民用产业的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速率。大部分产品将集中使用在飞机制造、武器装备制造和能源工业这三个领域。
(此处“CF/PEEK复合材料市场结构分析”图略)
3.4.4 下游客户基础
目前上海***研究所、***泰尼高***公司、***特种工程***公司、***呈奇***公司、***迪恩***公司等5 家单位对我公司生产的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产品具有购买意向。其中4家单位已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此外,本公司将计划对本技术所涉及的产品进行商业应用开发,将下游目标客户拓宽至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国中车下属企业、中航工业复合材料供应商等相关企业。